宏正法师:从中国佛教本土化反思美国教的发展
大陆
2018-10-17 21:46:18
编者按:2018年10月28日至30日,以“交流互鉴、中道圆融”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将于福建省莆田市举办。美国佛教正信会会长、洛杉矶法印寺住持宏正法师向本次论坛提交论文《从中国佛教本土化反思美国教的发展》。以下为论文内容:

美国佛教正信会会长、洛杉矶法印寺住持宏正法师
序 言

美国佛教寺庙
第一节|开启佛法进入中国的古译经典

第二节|知识分子在初期佛法传播中的作用

道安大师画像
第三节|全新翻译带来中国佛教的新气象

鸠摩罗什雕像


玄奘法师雕像


玄奘法师译本《瑜伽师地论》
第四节|中国佛教的再一次革命——人间佛教



美国佛教僧人
尽管各国佛教在美国也算是百花齐放,争相斗艳,但是始终没有令佛教成为主流价值的一部分,而让广大的美国人民认同,这是因为佛教虽然在美国站住了脚,但是佛教的真正的教义并没有能够在美国社会之中真正地传播开来。
以至于信众的部分,依然是以移民或移民后代为主,真正美国本土信众的比例并不大。
这种现象不得不让我们来自中国的佛教传播者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来自于印度的佛教是如何在中国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并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印度佛教中国化的历程是如何发展的。
如何从中国经验中学习,让佛教美国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第一节|佛教在美国的发展阶段

美国佛教信众
第二个阶段,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 19世纪后半叶,大量中国和日本移民进入美国。他们在美国西海岸建立起佛教寺庙。
从19世纪末开始,早期中国大量的华工来到美国,后来由于《排华法案》等原因,中国移民大量减少,中国人建立的佛教寺庙数量开始下降,加上一些寺庙缺少可以住持的法师,所以佛教在美国一度难以生存和繁荣。
而这一时期日本人建立的佛教寺庙的数量却在不断增长,因为日本移民大量增加。同时,当时的日本政府也特别鼓励日本各佛教宗派派遣布道师去海外传教,夏威夷和美国西海岸则是日本传教的重点。
20世纪上半叶,日本佛教开始在美国社会产生影响。
第三个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 20世纪中叶以来,美国佛教得到快速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量亚裔移民涌入美国,来自中国各地的留美学生、其他亚洲国家的新移民和战争难民教育水平相对较髙,其中的一些皈依在家弟子自发组织起学佛的团体,到20世纪50年代开始担保出家僧尼来美修建佛寺弘扬佛法。

宣化上人在美国万佛城
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非常著名的是虚云法师的弟子宣化上人所领导的法界佛教总会,在美国西海岸建造了金山寺、万佛城等一系列寺庙,并且吸引了不少美国人皈依和出家。
到了20世纪80年代,港台新兴佛教团体登陆北美,在很多大中城市建立了佛光山、慈济道场。
另一方面“二战”后所谓“垮掉的一代”不再认同西方的主流价值观,他们对包括佛教在内的东方神秘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著名的美国诗人艾伦·金斯堡等就代表了“垮掉一代的佛教”(beat Buddhism)。
越来越多的本土美国人开始皈依佛教或者对佛教,特别是佛教禅修感兴趣,他们改变了认为佛教悲观厌世的看法,认为佛教乐观积极,注重修行。禅坐使修行者在精神上获益匪浅,“美国佛教”慢慢开始形成。
第二节|佛教在美国的信仰人群

美国万佛城
尤其是这几年,来自于中国大陆法师的人数逐渐增多,寺院也开始增多。但是因为美国佛教没有一个统一的教会组织,到底由多少,也很难计算,因为有些寺院的规模很小,就是一栋民宅而已。
当然,现在上规模恶寺院也开始逐渐增加。尽管寺院增加,但是僧人并没有太多。大部分寺院,就是一个出家人。有些规模大一些的寺院,出家人也就两三个。
中国佛教寺院的僧人基本还是以华裔为主,真正美国土生土长的很少。可能万佛城的美裔僧人算是最多的了,其它寺院几乎没有,即使有,因为不适应传统的丛林规矩,很快就离开了,变成自由自在的云游僧了。
而信徒方面,华人仍是主要的组成部分。这或许跟中国僧人的语言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大部分僧人无法娴熟地运用英文弘扬佛法。
同时也与中国佛教的传统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大部分的佛教仪式还是传承了中国丛林中的规矩,与美国的传统习惯还是有一定的差异性。
比较为人所知的中国佛教的寺院或佛教组织大概有这些:
旧金山的万佛城,其下面还有一些分院;德州的玉佛寺,现在除了寺院外,还有一个相对很大的教育中心;
纽约的庄严寺,以及纽约中国城的很多寺院,同时因为中国城的寺院已经饱和了,开始向周边城市扩展了;
洛杉矶的西来寺(佛光山在美国各地都有分院),法印寺,观音禅寺,法光寺等,以及法鼓山系统的寺院,台湾中台山系统的寺院,其余还有不少的精舍型的寺院;
在其它城市还有不少中国佛教寺院,像夏威夷,拉斯维加斯,西雅图等城市。

美国洛杉矶西来寺
可以这么说,哪里有华人,哪里就有中国寺院。
中国佛教在美国比较有名的组织有:以慈善为主的慈济功德会;以念佛为主的净宗学会;以护持佛光山道场为主的佛光会;其它还有一些居士创办的禅坐中心、念佛中心等。
总之,美国的中国佛教寺院或组织的数量不在少数。这或者与华人移民的数量有关系,也与美国成立寺院的手续比较简单有关系,因为在美国很容易就可以通过注册而拥有一间寺院。
· 日本佛教
日本佛教算是比较早进入美国的,其主要传入的宗派有禅宗,净土真宗,日莲宗,净土宗,以及日莲正宗,也就是创价学会等。
日本的禅宗在美国的主要兴起与宗演的弟子铃木大拙有很大关系。宗演在世界宗教会议后,就派来三位弟子到美国传播日本禅宗。
其中因为铃木大拙在哥伦比亚大学主讲日本禅,又编写了很多禅宗的著作,为日本禅在美国的弘扬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随着铃木大拙式的人物的离开,日本禅宗的寺院在美国有了一定的衰退。其信仰族群就不仅仅限于日裔人士了,对美国本土人士也是又一定的影响的。

铃木大拙
净土真宗,这是在美国算是比较早的日本佛教,应该是在日裔人士信仰中最大的宗派了,其主修内容类似于中国的净土宗。
他们为了能够适应环境,不仅学习美国教会的形式进行共修,同时也积极的将日文经论翻译成英文,发表英文刊物,成立流通处。
创价学会,因为池田大作的关系,信仰的人群不少,主要着眼于普通的社会阶层,主要以口诵“南无妙法莲华经”为主,认为由此便可以得到力量和满足自己的愿望。
该会在民间有一定的力量。其中创办的创价大学,也有一定的影响力。这是出自于日莲正宗,后又独立出来了。
日莲宗,是专修《法华经》,以天台思想为正统,批评其它的宗派,也是以专念“南无妙法莲华经”为主修。
像日莲正宗、立正佼成会等,都是从它所分出来的宗派。在英文方面都有一定的特长,有的甚至于又自己的研究会,并聘请学者作研究。
· 韩国寺院
相对于中国寺院和日本寺院,韩国寺院的数量不是很多,据说整个加州也就20家左右。其信徒也主要以韩国侨民为主。
除了给信徒诵经祈福、超荐外,主要以禅宗接引信众,其内容还是接近于中国的禅宗,大部分以禅净双修为主。
· 越南佛教

一行禅师
得益于越南裔天恩法师和一行禅师在禅学上的名望,越南佛教在美国还是有一定的市场的, 而且这几年越南僧人的数量有增多的趋势。
越南寺院也是基本以服务越南侨民为主。当然,天恩法师和一行禅师所创办的禅修中心,是很容易见到西方人的影子的。
因为一行禅师主张佛教要与西方社会相适应,他主张佛教要积极参与社会的公益活动中去,同时以正念为主的禅修融入到生活中去,以从身心灵多个角度获得安宁。
· 南传佛教
南传佛教由泰国、缅甸、斯里兰开等国家的寺院组成,同属于巴利语系佛教。他们也是基本以服务本国侨民为主。
但是因为他们是以禅坐为主要修行,因此,在喜欢禅坐的白人中,有一定的影响。
·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所服务的对象则比较杂,有藏语、有汉语、有英语等各个语种的人群。
因为不少喇嘛从小就接受到英语的系统训练,加之有一些独特的修行方式,藏传佛教在西方的影响力还是不小的,而且随着这几年的活佛热,也有不少汉语族群开始接触藏传佛教。
· 学者佛教
现在在美国很多大学都有佛教方面的研究机构或者课程。
这部分研究佛教的学者中,有一些学者为了很好地体验佛教,更好地了解佛法,甚至在南传佛教寺院、韩国寺院、日本寺院、藏传佛教寺院等地方剃度出家,以便能学习到正宗的佛教教理、教规等。
根据李四龙的研究,在适应美国社会的方法上,相对于中国佛教的传统被动,其它系统的佛教要比佛教主动的多,美国化要浓重一些。
华人的中国佛教依然是传统性的佛教,寺院依然以服务华人族群为主,成为美国化的中国佛教,还有很多工作去作。
第三节|佛教在美国的传播方式

美国寺院弘法
譬如很多人,将英文传播放在第一位,翻译经典,学习基督教礼拜的方式举行佛教的共修仪式,或者是根据大众的喜好,重视禅坐的指导。
而占了佛教半壁江山的中国佛教,也是以人间佛教为入世的口号,积极参与到美国社会的各项活动。
譬如慈济的慈善,法鼓山的禅修,佛光山的青年教育,各个寺院的共修,总之大家尽可能的在寻找一个能够适应中国佛教在美国发展的途径或方式,但是很遗憾,到目前为止,似乎没有找到什么更好的办法,这从各个道场信徒中的美裔信众的数量就可以看出来。
目前,除了佛教的慈善能够被美国社会接受外,应该是禅修比较受到本土人士的欢迎,毕竟这是最直接的体验,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文字,可以克服很多交流上的障碍。
其它的各种方式,仍然没有脱离传统的方式,因此无法突破华人的圈子,难以被主流价值所承认接受。
第四节| 对佛教在美国发展的反思



总结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