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 “中美欧佛教”分论坛在莆田举行

2018年10月30日上午,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中美欧佛教”分论坛在莆田悦华酒店国际会议中心201举行。论坛的中文主持人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李四龙教授,英文主持人是《亚洲哲学》助理编辑、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泰国摩诃朱拉隆功大学教授Frank J.Hoffman。分论坛的主题是“佛教和西方文明的交流与互动”。有二十多位位嘉宾提交了论文并在会上作了精彩发言。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永信,加拿大佛教会会长达义,美国佛教正信会会长宏正,台湾佛光山台北道场住持、佛光山欧洲道场总住持满谦等代表嘉宾发表了论文。
从少林文化海外交流看中国佛教在欧美的影响
永信法师发表论文时说,从少林文化在海外的传播与发展,以及少林寺作为佛教寺庙,在欧美国家所开展的各类弘法利生、文化交流活动可以看出,中国佛教在欧美地区已被主流社会逐渐认可与推崇,并进入到普通民众的生活之中。中国佛教倡导的世界观、道德观、价值观,以及无私无我的奉献精神,更是受到欧美国家民众的接受与认可。随着佛教中国化的不断推进,随着中国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不断落实,中国佛教在欧美国家的生存环境与空间一定会越来越好。

佛教组织开展多元文化交流的探索及其现代意义
达义法师以加拿大多伦多湛山精舍为中心为例,介绍了加拿大佛教会弘扬佛教精神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探索历程,以及开展多元文化交流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宝贵经验。一、积极搭建多元文化交流平台,实现汉传佛教第二次国际化,倡导“新黄金纽带”连结中加美三国佛教法谊;二、长期保持与西方宗教的交流和对话,翻译汉传佛教经典,建立和健全相关的组织机构,推行“全球化交流,社区化深入”的方式,立足当地开展热情服务,帮助排忧解难;三、不断加强与佛教不同语系、不同宗派的团结、交流和合作。佛教的价值观,可以说是切合未来世界发展趋势。他表示,将不仅欢迎汉传佛教各宗派的交流,而且也欢迎其他宗教的信仰者参观访问,在前贤开拓的基础上增大汉传佛教在西方社会的影响力,使佛法的菩提种子深入民心、让佛法传遍全世界,为人类的共同和平作出贡献。
从中国佛教本土化反思美国佛教的发展
宏正法师在发布论文中表示,佛教在美国已经发展了百年多了,但是依然属于主流价值外的宗教。而佛教在中国成功地转变为中国特色的佛教,并能将佛陀的教法传播开来,成为中国主流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个值得在美国弘法的佛教徒思考的问题,如何借鉴这成功的经验,是需要大家众志成城的合作精神,需要大家通盘考虑的问题。相信以佛教徒的智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能找到一个适合的契机,令佛教美国化,不再是一个口号。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