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纽带”构想的形成与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韩日三国佛教界突破重重阻力,友好交往不断,不仅重续了三国人民千载的殊胜因缘,而且赋予了更为积极的时代意义,这种关系被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赵朴初形象地誉为“黄金纽带”。 【详情】
10月30日,第22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在广东珠海举行。300多名与会代表以“佛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为主题,交流研讨,汇聚共识。...
2019年10月30日,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界代表相聚中国广东珠海,隆重举行第二十二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议。与会者围绕“佛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的主题,深入研判佛教在当今世界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探讨佛教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和价值所在,并就构建佛教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及三国佛教界所肩负的使命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取得了丰硕成果,形成了广泛共识。
当今社会,人类交往的世界性比过去任何时刻都更深入、更广泛,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没有哪种文明、哪个国家能够独自应对人类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也无法退回到自我封闭、与世隔绝的孤岛。唯有和合共生、美美与共、交流互鉴,才能共同创造人类光明美好的未来。为此,我们郑重倡议:
一、弘扬佛教慈悲和平的教义,以善巧方便的智慧,化解仇怨、消除歧视、弥合纷争,广泛凝聚各个国家和民族向上向善、友好互助的力量,助力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宣传佛教中道圆融精神,以三国佛教“黄金纽带”关系为典范,倡导多样、平等、包容的文明观,积极开展佛教与其他宗教、其他文明的对话交流,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文明永续发展。
三、阐释佛教缘起共生思想,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努力建设清净庄严的人间净土。
我们真诚呼吁,在佛教缘起平等、智慧慈悲思想的引导下,努力团结三国人民,不断巩固“黄金纽带”关系,凝聚“人类命运共同体”共识,积极开展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交流与互鉴。为此,三国佛教徒应携手并肩,同心协力,增进法脉情谊,促进世代友好,为东北亚人民的幸福和世界人民的和平,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懈努力,勇猛精进,做出新时代佛教应有的贡献,展示当代佛教健康向上的时代风貌。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韩日三国佛教界突破重重阻力,友好交往不断,不仅重续了三国人民千载的殊胜因缘,而且赋予了更为积极的时代意义,这种关系被中国佛教协会已故会长赵朴初形象地誉为“黄金纽带”。 【详情】
公元4世纪后期,中国佛教传入朝鲜。当时正值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鼎立时期。7世纪中叶,新罗在唐王朝的支援下统一朝鲜半岛,佛教开始普及全社会。 此后,不少新罗僧人到唐朝求法,有的长期留在中国。中国的华严宗、法相宗和禅宗、密宗、净土宗等宗派相继传入新罗,盛行于社会。【详情】
日本的佛教,是在公元538年(一说552年),从中国经由朝鲜半岛传入的,自此中日两国佛教开始了长达千余年的友好交流。 鉴真(688—763)、隐元(1592—1673)应邀东渡,分别开辟了日本律宗和黄檗宗。【详情】
珠澳当门拥普陀,高僧驻锡保山河。
凤凰岭上云归岫,雨散花香两岸歌。
珠海普陀寺坐落于凤凰山麓,乃观音菩萨应化道场,前身为怀庵古寺,后几经历史沧桑,仅存残垣断壁。公元2000年,应四众礼请,明生大和尚开始了呕心沥血地开山创建,终把普陀寺建成集朝圣禅修、慈善教育、弘法修持为一体的十方丛林。
2019年10月29-31日,第22次中韩日佛教友好交流会珠海大会在珠海召开。中国、韩国、日本三国佛教高僧大德汇聚珠海普陀寺,共同续写世界文化交流、文明互鉴新篇章。
大会召开前夕,由珠海普陀寺出品、禅风网制作的H5专刊为大家介绍承办地——珠海普陀寺的历史与文化,特别是对外交流上的重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