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唐代以来,岭南佛门中就不断出现一些能书擅画之人。尤其是明清易代之际,以天然和尚为代表的岭南寺僧迅速崛起,他们在佛事之余,潜心诗文书画,并以海幢寺等为主要活动场所,或聚众赋诗讲学,或与文人雅集,名噪一时,历经几代而风雅不减,成为广东乃至全国宗教及艺术发展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本展览以岭南寺僧书画和海幢寺文化艺术为切入点,一方面系统梳理和呈现岭南僧人书画艺术的发展状况和独特价值,一方面选取海幢寺这一典型个案,全方位立体展示其在诗文书画创作、经籍刻印、园林建筑、盆景艺术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流等方面的突出成就。
​岭南寺僧也成为广东乃至全国艺术和宗教发展史上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而作为广州佛教“五大丛林”之一的广州市海幢寺...
本次会议由广东省博物馆主办,广州市佛教协会、广州市海幢寺协办,《文博学刊》编辑部承办。 ...
由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汪亓主讲的讲座“漫谈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著录书画”于广东省博物馆学术报告厅顺利展开,有将近100位的观众到场聆听。...
《禅风雅意——岭南寺僧书画暨海幢寺文化艺术展》由广东省博物馆与广州市海幢寺等单位联合举办。...
僧人书画是中国书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艺术史上的一个独特文化现象。岭南寺僧的书画创作,虽然也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但目前所见有作品传世者,书法方面以明末释德清、释道忞为早,以明末清初天然和尚及其传派创作成就最为突出,绘画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则是释深度、释大汕、释德坤等。他们的书画创作,无论是对于引发信仰热忱、弘扬宗教文化,还是对于丰富岭南书画艺术表现题材与内容,在岭南书画艺术发展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可谓是岭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文化遗产。
海幢寺融宗教、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诸元素为一体,向来以其自身独特的寺院文化内涵与艺术特色闻名于世,可谓是清代以来广州乃至中国佛教寺院发展与传播的一个典型案例。一方面,它既是弘扬禅文化的重要场所,亦是诗僧文士雅集之地;另一方面,它是清代中晚期东西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海上丝绸之路”上具有代表性的梵刹之一。对于海幢寺历代高僧的书画艺术,“岭南寺僧书画”部分已有充分的呈现。本部分围绕海幢寺的创建历史、建筑、园林及盆景艺术、经籍刻印、寺僧诗教与收藏、东西文化交流等方面,力求立体呈现海幢寺所涉及到的各方面历史成就及特色,以此管窥明末清初以来广州地区佛教寺院发展演变之状况。
由于部分文物和景观的特殊性,我们无法将其在展厅中呈现出来。为方便有兴趣的观众进一步关注和了解,我们特把海幢寺设为分展场,将寺院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和相关景观进行简要梳理与标示,既可以与展厅的部分内容相呼应,又可以引导有兴趣的观众能够重返海幢寺历史现场,对展览作进一步的思索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