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文化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古代水陆画

何为水陆画?水陆画是水陆法会时道场里所用的宗教题材的人物绘画,水陆法会是礼请十方法界众生听佛说法并布施其斋食的盛会,意在消灾、普度、上供、下施。2014年11月11日,水陆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常见的水陆画题材有神话传说、宗教故事、历史故事、人物事迹、花鸟走兽、自然风光和社会生活。水陆画将社会中的伦理道德观念和宗教中深奥的教理教义等,通过逼真的艺术形象、绚丽多彩的画面,借感染、移情作用而获得观赏者的认同,使信众通过具象的艺术形式来理解并虔诚信奉。

在“2018年戊戌年南普陀寺无遮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中,水陆画悬挂于水陆法会内坛,画中的人物场景代表法会中所要邀请的对象,数量多则两百余幅,少则一百二十幅。

这些水陆画分为三类:一是诸佛菩萨,诸天、明王、罗汉,护法神等;二是诸神祇,如三清、十二真君、五岳,二十八宿、列曜、六丁六甲、八仙等;三是龙王、阎王、六道中旁生、饿鬼和鬼王等。

水陆画可以说是佛教世界观中,对宇宙时空中各种有情生命群像的体现,是水陆法会专用的佛事人物画,平时一般法会不会悬挂。以下为现存历代水陆画的代表之作:

元代皇家寺庙水陆画——五菩萨图

明代皇家水陆画——大梵天主诸神众

明代皇家水陆画——无色界四空天诸天众

明代皇家水陆画——天龙八部诸神众

清代水陆画——佛十地菩萨像

清代水陆画——南无贤善首菩萨像

清代水陆画——无能胜明王像

北京白云观藏《娘娘分身图》

广东省博物馆藏《水陆佛像轴》

山西博物院藏《跋罗堕尊者、伽伐蹉尊者》

首都博物馆藏《鬼子母尊天像》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抱歉,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