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和合论坛“新时代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圆满举行

参加本届论坛的作者,职业类别众多,有学界领头人、资深专家、工程院院士、博导、教授、研究员、企业家、博士生、研究生、馆员、编辑、法师、党政干部、中小学教师、社会文化工作者等。本届论坛共收到文章191篇,被论坛选用并编入《论文汇编》的有163篇。文章内容集中,主要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企业文化建设、和合文化及寒山寺研究。作者分别来自江苏、浙江、河北、河南、湖北、上海、福建、山东、北京、山西、安徽、甘肃、湖南、江西、广东、黑龙江、辽宁、云南、广西、贵州、宁夏、陕西、四川、吉林、天津、重庆、台湾、香港等28个省(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

9月21日上午,第十三届和合论坛在苏州会议中心丰乐厅举行开幕式,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领导嘉宾、法师两百五十余人出席会议。苏州市政协副主席陈雄伟,苏州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张庆奎教授,苏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副局长周万青,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江苏省佛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寒山寺方丈秋爽大和尚,江苏省建筑行业协会驻会副会长、江苏省建筑之乡发展研究会会长成际贵、中亿丰建设集团董事长宫长义,苏州市佛教协会普仁大和尚、宏度大和尚,宁夏大学博士生导师、宁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宁夏大学原党委书记兼校长陈育宁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沈世钊教授,台湾著名艺人、台湾财团法人民族文化基金会董事长凌峰等领导嘉宾出席大会。



寒山寺文化研究院院长姚炎祥教授首先宣读了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院长、著名学者张立文教授为本届论坛发来的贺信。张立文教授是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和合学”的创立者。因事务繁忙,他没有出席本届论坛,但还是给本届论坛发来了长约1000余字的贺信,除了对本次论坛的召开表示祝贺外,在贺信中他还强调说“和合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魂与根、体与本的载体之一,……是五千年来中华文明之所以不断而生生不息的因缘所在”,“和合是传统的,也是当代的”,“和合要成为大众自觉的思维意识,要进心灵、进社会、进社区、进学校。以和生、和处、和立、和达、和爱化解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的矛盾与危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