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曾文教授在2016首届禅风论坛上的讲话
编者按:2016年1月19日,由禅风文化主办,盈瀚投资、盈天文化、ID-Studio、千核数码协办,广州市佛教协会作为指导单位的“2016年首届禅风论坛暨禅风文化新媒体发布会”在广州四季酒店隆重举行。来自佛教界、传媒界、文艺界、企业界和商界的代表共一百多人出席了此次活动。
2016首届禅风论坛主题为“佛教文化与新媒体”。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杨曾文教授出席活动并发表《办好佛教网站,为促进佛教文化建设积极奉献》主旨发言。
2016首届禅风论坛 探讨新媒体时代下的佛教文化传播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杨曾文教授
去年12月中旬在浙江乌镇以“互联互通•共享共治——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举办了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习近平主席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人类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在信息革命中已取得产业技术的重大进步,开始进入互联网这一新的历史阶段,必将对人类生活、生产、生产力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对今后如何办好互联网、加强信息设施和人才建设、发展网络经济以及维护网络安全等问题提出带有方向性、纲领性的指导意见,不仅受到了国内新旧媒体和经济、政治和文教界的重视,也引起国际互联网业界和其他各界人士的广泛注意,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中国的一个民间文化媒体的禅风文化传媒公司举办以“佛教文化与新媒体”的论坛,应当说是很有意义的。禅风文化传媒公司到底全面经营哪些业务,本人尚未完全了解,然而知道经营佛教文化网站是重要的项目。因此,本人想借此机会,着重就佛教网站如何适应时代为佛教文化建设积极奉献的问题谈谈自已的想法。
一、确认自已公司、网站的定位和职责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的致词中说,现在全国有6.7亿网民、413万多家网站,网络已经融入经济社会发展、融入人民生活。我想在这些网民、网站当中也包括信奉佛教的民众和各地的佛教文化网站。从北京到各地的佛教文化网站中,既有像中国佛教协会这样的全国各民族佛教徒联合的爱国团体和教务组织创办的网站,也有各地佛教协会或较大寺院创办的网站,也有如凤凰、大公、腾讯、搜狐等传媒公司创办的佛教或佛学网站网页,还有如佛教在线、显密文库等那样的民办网站。
那么,到底如何办好佛教文化网站呢?这里有一个结合自己的地位和条件作自我定位,明确方针原则、基本职责和发展方向等问题。
如果是民办的佛教文化网站,也许有特定的企业公司作依托,然而仅从作为佛教文化网站来说,自然应首先将报道佛教文化信息作为首要任务。
二、关于佛教文化网站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在当代中国如何办好网站,如何办好佛教文化网站呢?首先应适应时代发展,适应社会的实际需要,并且必须做到遵守相关法律、规则和条例。我想在总的指导方针、原则上,就是习近平主席所讲的“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当然,在将此方针、原则运用到不同的网站时必须结合自己特定的业务和特点。作为佛教文化网站,参照中国佛教协会章程规定的宗旨:“团结、带领全国各民族佛教徒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扬优良传统,传承优秀文化,加强自身建设,维护合法权益,弘扬佛教教义,兴办佛教事业,践行‘人间佛教’思想,庄严国土,利乐有情,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积极作用,为维护宗教和睦、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祖国统一、世界和平作贡献,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就不难确定自己办网站的文方针和原则了。既然中国佛教界是遵循这个宗旨开展教务、文化、教育和其他慈济、环保等社会活动的,佛教文化网站理应以饱满的热情对此作正面的客观的报道,对于成绩予以宣传和表彰,对于经验加以介绍和传播。
在当前和今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举国上下各行各界必须持之以恒坚持的重大的任务,作为各地佛教组织、寺院和佛教网站自然要在日常工作乃至生活中加以贯彻。在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字当中,代表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与代表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既体现党和政府的治国方向和使命、责任,也体现全国人民的美好理想与愿景。至于最后代表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可以说既体现了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对全体公民的道德要求。在这些所有的方面,佛教界完全可以结合教理、伦理规范和戒规等进行富有感染力和有条理的的诠释、发挥,从而扩大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影响,为促进社会安定、文明、和谐和国家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三、对佛教文化网站报道内容的思考
10多年来,本人由于经常与从事佛教文化网站的朋友接触,也通过浏览查阅各地的佛教网络,对于佛教文化网站所报道的内容和特色有了一些了解。我想,在当代做好佛教文化网站的报道既有内容方面的工作要做,也有很多形式上技术上的工作要加以改进,以达到与时俱进。这里主要谈谈本人对报道内容的思考,供佛教文化网站朋友参考。
(一)报道佛教界适应社会的弘法利生活动
中国佛教自唐代禅宗形成以后有寺院清规,经过宋元的发展,形成适应时代需要而内容充实结构相当严谨的寺院管理和运作的制度,著名的有宋代的《禅苑清规》和元代《钦定百丈清规》,将寺院日常和节日法事运作、僧职设置、僧团经营管理、对外联络等皆作了明确规定。现在虽因时代变化,各地寺院已不完全遵照旧有清规运作,然而仍在运用其中部分内容,并且不少寺院皆已订立新的寺规。
佛教文化网站对佛教界的活动要关注和支持,对一些重大纪念性活动和弘法利生的事件作及时报道,以利于促进各地佛教组织和寺院之间的交流。
(二)各地佛教加强自身建设的事迹和经验
1993年10月中国佛教协会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会议,时任会长的赵朴初居士在《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的报告中提出:“根据当前的形势和我国佛教的实际情况,着眼佛教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未来,各级佛教协会和全国佛教界都必须把注意力和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提高四众素质上来。加强佛教自身建设,就是加强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这五个方面,信仰建设是核心,道风建设是根本,人才建设是关键,教制建设是基础,组织建设是保证。”从此,佛教界一直将加强自身建设置于重要地位,并且已经做出不少成绩。
佛教网站自然应当对佛教自身建设问题抱有强烈的关心,注意搜集这方面的信息加以报道,配合政府和各级佛协组织,结合典型事迹宣传先进集体和个人,以有利于促进佛教界在信仰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的发展,在这些方面做出新的成就。
(三)关心佛教文教建设,报道佛教文化建设和教育事业信息
在佛教加强自身建设的过程中,有一个始终必须抓紧的工作就是文教建设,既包括佛教文化建设也包括佛教教育建设。
所谓佛教文化建设,是指以寺院为中心开展的各种文化活动,包括保护寺院文物、维护传统建筑,进行佛教文化研究,创办刊物、整理和出版文献图书、编撰寺志,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等。一个寺院、僧团教团如果不关心文化,不开展文化活动,就缺乏生气,容易脱离信众,难以激发僧俗信众上进的意志,如何能适应时代和民众需要发展佛教事业呢?
佛教文化网站虽然不能代替寺院、僧俗信众团体,然而可以通过客观报道,推进各地佛教的交流,促进佛教文化建设,开展健康的富有进取精神的文化活动,激励佛教信众的创新意识、精进修行的勇气和奉献社会的精神。
至于在报道佛教教育建设方面,应与各地佛教院校建立密切的联系,甚至聘请业务通讯员,努力做到及时报道各地佛教院校的教学、师资动态、教材编撰和各种文化活动,以利于促进院校之间的交流,推进佛教教育的发展。
(四)报道佛学研究动态和重要佛教学术活动
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以后,佛教界出现的一个重要现象就是纷纷成立佛教文化研究机构,例如中国佛教协会属下的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各地寺院成立的佛教文化研究所或将研究与教学合一的书院等等。近年来,通过这些学术平台增进了教内外学者的友谊与合作,开展共同研究或举办富有学术内涵的学术会议,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成果。据我所知,有的寺院联合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整理和出版反映寺院历史、宗派法系与思想的丛书,有的寺院组织和资助出版系列学术丛书,也有的组织社会力量出版大藏经等大型佛教丛书……。对于这些,应当加以报道,以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注意,促进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这些本身就属于佛教界对当代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的贡献。
顺便提到,在对学术活动和学术成果作网络报道中,要对举办者、协办者表示尊重,予以完整名称报道;对网站转载学术成果的作者要表示并重,不要忽略署作者之名,在没有得到作者同意的情况下不要轻易删节改动他的文章。
四、网站成员应增进自己的学术修养,提高业务水平
习近平主席在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我想这对于佛教文化网站也样适用。
佛教文化网站要在当代佛教界、文化界和学术界站住脚根,取得令世人首肯的成就,为社会文化建设做出贡献,就必须不断完善自己,将网站办得有生气、有吸引力。在这里,网站领导和成员的素质是起决定作用的。如何拥有良好的素质和高水平的业务能力呢?我想应按习主席所讲的在达到“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方面多下功夫。要具备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敏锐的时代意识,努力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和本领,加强道德修养形成优秀的作风,便能胜任自己的职责,把承担的网站建设好,把采编、报道等工作做好,从而获得来自政府方面的认可和教内外的好评。
值此禅风文化新媒体发布会和“佛教文化与新媒体”的首届禅风论坛举办之际,仅提出以上粗疏见解与诸位交流,不当之处,敬请指正。(2016年1月17日北京华威西里自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