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要作无畏施,那我们内心中的恐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一 起 探 索 内 心 世 界
观音菩萨在这个娑婆世界,有个别号叫做“施无畏者”。《普门品》里面讲观音菩萨能于怖畏急难之中,施予人们无畏,故而有这么一个称号。
“怖畏”太过专业,我们说恐惧好了。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表现出各种恐惧:怕经济的动荡,怕人身不安全,乃至出门在外,都难免怕家中煤气有没有关、门有没有锁。
这种种恐惧,许多时候是杞人忧天。要想战胜这样的心理,就得先了解它。禅风君和大家一起探索,我们内心中的恐惧,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恐惧本质上是对某种未来情境的抗拒、不接受。比如说:当危难即将来临,我们是不是会畏惧、抵触呢?
《普门品》中其实反映的就是,刀兵、水火、盗贼、猛兽乃至被拘捕受困,这种种令人感到自身有受损之虞的情况,都会引发人们的恐惧。
《大唐玄奘》里的一个情节就是恐惧心理的案例:石磐陀遇到玄奘大师之后极为恭敬,然而当他得知玄奘大师被官府通缉之后,便再也不愿随玄奘大师西行。
这就是一个很典型的“恐惧”的场景。石磐陀怕的是什么呢?仅仅是害怕跟随玄奘大师西行吗?或者害怕官府抓捕这件事吗?不,他真正怕的是这件事对自身的损害,哪怕这种损害在那时只存在于他的想象中。
恐惧出现之后,人们都会刻意回避这种心理。有的是直接本能地回避引发这种心理的情境事件,有的则是以别的行为来掩饰这种心理。
说到底,恐惧是因为不希望“自我”受到伤害,哪怕这些伤害此时只是存在于想象中。石磐陀的恐惧生起时,其实危险都没有降临,让他内心痛苦纠结的,都是对未来不好的想象。
哪怕有些想象大概率会变成真实,但他们在遭殃前就已痛苦不已。
这正是人们恐惧心背后的反应模式:接触到事件→想象出事件的结果→认为这个结果是自己无法接受也无法改变的→开始抗拒并回避。
面对恐惧,难道我们只能祈求菩萨,比如祈求菩萨把那扇可能忘了关的门关上?
祈求菩萨帮忙关门,这实在有点逗。不过我们的恐惧,不都来源于那扇名为想象的门么?要想彻底远离恐惧,或许只需要我们正确认识恐惧。因为,有时候恐惧也并非一无是处。
例如,恐惧会为人们规避一些风险。人们常说“无知者无畏”,这句话反过来便是有畏者有知。一个有所畏惧的人便会有所不为,而有所不为便可以规避一些风险。
佛教中有一句话叫做“譬如明眼人,能避险恶道,世有聪明人,能远离诸恶。”一个耳聪目明的人,发现前方有危险,总会生起远离的心。
而一个人如果足够聪明,他能了解到善恶是非的道理,并且深深认可,对于恶行坚决不去做,那么他内心就会感到安宁。反过来,强迫他去行恶,他便感到恐惧。
换句话说,有智慧的人,可以使用智慧的判断作为自己的“预警系统”,而将恐惧心用于道德的净化中。
因此我们常听到一句话说:“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就好比净土宗初祖庐山慧远大师。传记里记载,慧远大师在晚年生病,他的信众按照医嘱带来豉酒、米汁等给他治病。但比起病痛乃至死亡,他更不愿接受的是违犯戒律。这让后人对他赞叹不已。
这一故事告诉我们忧虑在某些层面是有益处的。我们一般人的恐惧心是出于对自我生命、财产、名声等的保护,而非出于对道德的保护。而菩萨的道德之所以高洁,正是因为他们最恐惧的其实是道德有损。
所以我们听过这样的公案:一位僧人被诬赖使一个良家女子受孕,被唾骂之后,只是平淡回复一句:“是这样吗?”并开始抚养孩子。
这件事对他名声影响很大,他带着孩子去乞食时经常遭受白眼甚至各种侮辱。他在接受孩子时难道没想到这个解决,不怖畏名声受损吗?他知道,但他也知道真相,问心无愧,也就不作辩解,安然承受。
女子后来良心发现,说出真相。当人们道歉并领会孩子时,僧人也只回到:“是这样吗?”随后交还孩子。僧人最为看重的,是他真实的道德而非外在的声誉,因此他并不因为名声受影响而恐慌。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恐惧的情绪也不完全是负面的。而只有我们学会理性地直面恐惧、正视其中的利弊,才有可能从恐惧的情绪中“突围”。
所以禅风君认为,与其说观音菩萨的施无畏,是帮我们直接化解灾难,倒不如说,是我们从佛法的智慧中汲取营养,逐渐改变错误的认知,最后勇敢坚毅地战胜恐惧心理。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作者所有
文章由禅风网整理 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