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跨年,有越来越严重的孤独感?来看这里的佛系解读
周 三 心 理 小 课 堂 一 起 探 索 内 心 世 界
每逢跨年,我们总是会面临各种热闹的活动。但如果是一个人度过,却会让人感到内心凄苦。
孤独感是我们普遍排斥厌恶的。而热闹的节日氛围,似乎可以很好地抵消这种感觉。我们为何如此厌恶孤独?今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孤独。
致命的孤独
孤独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有人列举出了“孤独的十个等级”,从一个人逛超市、吃饭到一个人看电影,乃至一个人去医院动手术等等……
似乎“一个人”的状态,就是孤独的定义了吧?其实并不完全如此:不被理解,感受不到温暖,就算身处人群中,有时候还是让人感到孤独。
甚至有的时候,明明是一场热闹的晚会,一众同学、同事聚集在一起,彼此认识,热闹非凡,我们却感到似乎有种强烈的隔阂感。
孤独的感受本身就令人感到痛苦,某些情况下,孤独甚至是致命的。
就像鲁迅笔下的一些人物一样。清高自傲的孔乙己,不被人理解的革命者夏瑜,处于社会底层的阿Q……这些人,都是出于孤独之中,并且因为特定的时代背景,在孤独中越来越凄惨,甚至死亡。
是啊,孤独有时候是致命的。佛陀制定戒律要求僧团轮流照顾老病的比丘,也是因为一个人缘不好的比丘生病无人照料,连大小便都无法自理,若非佛陀亲自照料,病情必然恶化,乃至死亡。
当人们陷入孤独中时,失落、无力的感觉会涌上心头。这时我们多么希望有另一个生命陪伴着我们,理解我们,支持我们呀!
似乎这已经可以解释,为何在跨年等特殊节日中,我们更喜欢热闹而非孤独。但孤独真的是这么简单吗?
清凉的孤独
在有些人眼里,孤独并不意味着痛苦,反而是一种惬意与自由。
无论是望云听雨,还是莳花弄草,无论是挥毫弄墨,还是静坐冥想,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时候,总有那么一些事情,适合独自一人去做。甚至不少文艺青年总有一个人去远方流浪的冲动。这些难道不都是孤独吗?
佛陀时代有一些比丘,并不喜欢居住在人多的精舍或聚落里。他们喜欢住在林下水边,甚至坟冢之间,一个人独自过着别人眼中清苦不堪的日子,却享受着无法与外人分享的清凉之乐。
孤独在这个时候,是清凉的,是自在的。佛陀赞叹这些比丘,并且专门宣说了《胜妙独处经》,教导比丘们如何享受这份清凉的孤独。大迦叶尊者甚至从出家开始,便一直过着这样的生活。
这种隐士的生活,并不只佛陀和圣弟子们能够享受到。在中国文化中,隐士群体也能体会到它的美妙。
著名隐士陶弘景是南北朝时期的人物,历经宋齐梁三朝,有“山中宰相”之称。他曾受持佛教五戒,并隐居山中。
当皇帝问及他隐居所见时,他这样回复:
山中何所有
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
不堪把示君
在这只有他一人居住的山中,他并不觉得孤独。在别人看来,他孑然一身,在隐士看来,与天地为伴侣,与麋鹿为同侪,并无不可。
孤独从何而来?
享受清凉的独处,这确实难得可贵。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我们对孤独的体验,只有感到致命的不安与失落。
面对孤独,我们的态度为何如此不同?让我们厌恶的孤独,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我们确实不喜欢孤独。只不过我们不喜欢的,是被我们称为“孤独”的这种内心感受,而不是“独自一人”这种社交状态。
亲密感、依赖感,以及他人的支持、认可与肯定,这些是让我们感受到快乐,感受到幸福,感受到安全的社交体验。
而反过来,当我们在社交过程中,缺乏这种感受体验,而又渴望得到这些体验时,就容易生起不安、焦躁、失落等感受,这就是孤独感。
当我们心中生起对某种境遇的渴求,而不满于现在的状态时,那一定是痛苦的。佛陀说的“怨憎会”和“求不得”正是如此。
孤独感也是源于不满,只是不满的对象是当下的境遇。而当我们能安住于当下时,我们才有可能消除种种不满。
所以在《胜妙独处经》中,佛陀说:“慎莫念过去,亦勿愿未来。过去事已灭,未来复未至。当下于此时,如实行谛观。行者住于斯,安稳无障碍。”
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作者所有
文章由禅风网整理 转载请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