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性VS审美性,“茶艺之争”究竟在争什么?
是茶君有幸采访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潮州工夫茶艺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评茶技师叶汉钟老师,他矢志把茶艺标准化的推动视为现阶段最重要的工作,并持续努力了很久。
“好的茶艺本身,
应该是还原一杯茶汤的原滋原味”。
而关于这点,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混淆。2018年9月,2022年杭州亚运会宣传片《潮湧》正式发布。当人们认为,这不过是又一次向国际展现中国文化的机会时,变数却突如其来。
(注释:宣传片中的茶艺师用茶夹拨茶)
叶汉钟老师当时留言道:“用茶夹拨动龙井茶,有点让人感到怪异。泡龙井纳茶首选可用茶针、茶匙。从来佳茗似佳人,可佳茗、佳人被粗糙的木夹给败了。”
这件事件,便是折射出了近年来茶艺发展的乱象:误以为把“茶艺等同于表演”,忽视了茶艺的本质。
我们首先要搞清“茶艺”本身中的“艺”,是侧重于泡茶精湛技艺的“艺”,还是舞台表演艺术的“艺”。这点需要追本溯源。
茶圣陆羽在《茶经》中,记载的茶艺,偏重的是种植技艺。很明显,和我们现在考量的并不相同。如何追溯“茶艺”的现代含义,大概要到1940年。
据余悦研究员等人考证,直到1940年,胡浩川先生为《中外茶业艺文志》作序时使用了"茶艺"一词,用以指代包括茶树种植、茶叶加工、茶叶品评在内的各种茶之艺,才为当代“茶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之后,随着茶艺发展,对于茶艺的认识逐渐明确到“饮茶之艺”,即将茶艺限定在品饮及品饮的准备——备器、择水、取火、候汤、习茶的范围内。
茶叶学科教材《中国茶艺学》指出,“中国茶艺是在茶道精神和美学理论指导下的茶事实践,是一门生活艺术。”该书作者林治认为,茶艺的本质是通过优雅忘我地泡好一杯茶,符合礼仪地敬奉一杯茶,使大家身心愉悦地享受一杯茶。
而当代茶艺的部分从业者却本末倒置,脱离了茶艺作为一门生活艺术的本质。
“茶艺”本应当是基于茶又高于茶的程式与技艺,“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茶艺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们在本质上保证了茶汤的浓淡均匀、又与茶空间环境相融合。
可见,“茶艺”的第一要义,便是结果论,以“茶”为核心,回归到一杯好茶本身。
毋庸置疑,仅从表演的角度看,茶艺是具备审美价值的,但与泡什么茶、泡的茶好不好喝无关。整个过程与其说是泡茶,不如说是茶艺表演更为恰当。
毫无疑问,这样的表演是具有审美性的,而且相比泡茶来说,这可能是它最为核心的价值。这个表演是一个系统完备的过程,人们关注茶艺师的形象、动作、服装、道具、舞美、灯光、音响,远胜于舞台上正在冲泡什么茶。
这种审美态度一旦确立,就是一种完全主观的行为,没有人再去考量茶艺师的冲泡手法是否科学、实用,而是更在意表演者是否能够流畅、优美地完成整套规定动作,这才是重中之重。
用美学的观点来看,此时看的是表演,感同身受的是此时此景此境,并非是事物本身,无关是“一杯茶还是一杯水”。
就像人们可以接纳、欣赏巴黎时装周永远“穿不上街”的时尚,自然也大可不必排斥“中看不中用”的各种茶艺表演。审美是一种态度,从来无关实用。
从这点来说,讲求实用的茶艺,与作为纯粹表演性质的茶艺,并不矛盾。这相当于是硬币的两面。
茶艺的实用性和审美性都很重要。茶艺的实用价值,即在于掌握茶性与冲泡工具、冲泡手法的基本规律,将茶叶的品饮价值最大限度发挥出来,这需要科学态度与反复训练。相比下来,审美则要退居次要地位了。
茶界中对于各类茶艺表演的质疑,并不是否定茶艺本身的存在意义,更多的则是偏重对于茶行业从事者本身茶艺标准化的规范。
虽说是一门“艺术”,但艺术本身无疑也是标准化的产物。即便再离经叛道的作品,也是长年坚持标准训练后的升华。
茶艺的本质就是“如何泡好一杯茶”。正因如此,标准化的确立和实施反而增加了不少难度。很多人觉得茶叶本身种类的丰富、品茶者本身的千人千感,再加之茶艺本身标准的“泛滥”,这些都很难建立起统一的标准。
在是茶君看来,任何事情本身,无非就是标准中的适应以及标准之上的应变。
笑着用网友的一句话来说,这都8012年了……标准化的事情,是在认真研读和学习茶艺与茶艺师行业标准和要求的基础上,进行长期的实践而形成的经验积累与沉淀。而只有这样,市场和消费者也才能对茶行业更加信任,也才能更低成本和以最包容的心态拥抱茶行业。
泡好一杯茶,回到茶本身。喝杯好茶,赏场表演,这本身并不矛盾。最重要的是:你是否在这个茶中获得了愉悦感?这应该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