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如禅师 | 少林寺隐修三年,居然没人知道他是五祖大师传人
五祖寺的老和尚之——法如禅师
法如(638~689),上党人(今山西长治市),俗姓王,唐初北方禅宗领袖。
拜师青布明
幼年随舅父到了澧阳(今湖南省北部的澧县),出家投有“解玄第一”之称的惠明(号青布明)为师。出家两年后,惠明对法如说:“蕲州忍禅师行一行三昧,你应该到他那里去求教。”
东山学禅 一行三昧
法如听从惠明的指教,来到蕲州黄梅东山,投弘忍为师,专心学习“一行三昧”。法如在黄梅东山寺,奉侍弘忍达十六年之久,直到他去世,深得东山法门的真谛。一行三昧,指禅定境界。系修行人通过守本真心,去除妄念,从而达到寂照双融、妄伏真现,是人体本能显现的一种高层次状态,又作三摩地、三摩提、三摩帝。
五祖嫡传 默默无名
弘忍去世后,法如游淮南九年,后于北上嵩洛,隐居于少林寺,默行禅道。
法如在少林寺,三年少林寺僧竟皆不知其来历。这正是他守本全朴、弃世浮荣的品格,确有外藏名器、内洽玄功之贤士高遁的雅风。
直到垂拱二年(686年),僧众们才发现法如乃一代大禅师弘忍的嫡传,惊讶不已。于是,四海标领僧众、洛阳高僧大德齐集少林寺,请法如开讲禅要。
他们请求说:自北魏至唐,经五个朝代,近二百年之久。而命世大德,时时间出,皆以无上大宝,教导后人。今请再振玄纲,使闻法者光复正化。
法如推辞说:言语不讲,则真意不会消亡;用智慧求解脱,则思虑无穷。我怎么敢从命,发扬什么先师的禅道呢!
如此推辞再三,众僧再四祈请,才开讲禅要。
位于少林寺的法如塔
开讲禅要 塔存少林
法如告诉僧众:“观乎至人之意,广矣、大矣、深矣、远矣!……师以一印之法,密印于众意。世界不现,则是法界,此法如空中月影出现,应度者心子勤行之道,在其中亦。”法如讲出了禅宗的核心:每个人心中都有佛,不必要苦苦向外去觅求。
听众一下子豁然开朗,便得本心。
在络绎不绝的求法者中,却有位李元硅自称是法如的嫡传弟子。号称“庞坞和尚”,上元二年(675年)得度,出家于嵩山闲居寺。永淳二年(683年),他在洛阳敬爱寺遇见法如,但法如并未向他传法。他在垂拱二年听法如开讲禅要后,感叹地说:“尝闻千载一遇,今谓万劫难逢!”
图 | 明参
编辑 | 明参 董冰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