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团建设:道安法师的终生弘愿
道安(312年-385年),东晋时代杰出的佛教学者、高僧,俗姓卫,常山抚柳(河北冀州)人。12岁出家,24岁时至邺城(河北临彰县),成为佛图澄的弟子。佛图澄死后,道安因避战乱,颠沛流离于翼、晋、豫一带,后在襄阳、长安等地组建僧团,编纂目录,整理新译旧译经典,制定僧尼轨范,统一僧侣释姓。他对中国佛教的贡献是多方面的,梁启超赞誉道安为“中国佛教界第一建设者”。
道安一生的使命就是建立中国僧团,他对于教团的成立表达出积极的主动性。他从佛图澄死后,避难恒山时就开始了教团筹建,他立寺建塔,弘宣法化,从恒山僧团,到襄阳僧团,再到长安僧团,他的一生是围绕着僧团的建立而努力。“恒山僧团”作为道安最早的弘法基地,是道安一生弘法事业的“燎原之火”,是东晋道安法系的思想“基因库”。这不仅体现为“恒山僧团”的弘法取向,既重般若思想,也提倡毗昙学,使道安一系的思想与中观系的空性说拉开了距离,也与玄学贵无、崇有论有本质的区别。当然,“恒山僧团”最重要的意义是使得汉人僧团成立并壮大,打破以往以西域或印度梵僧为主体的僧众格局,中国佛教自身队伍的建设开始起步。可以说道安僧团管理制度的确立与完善,就是在其师佛图澄赢得僧团合法建立的基础上,成立精金良玉般的真正汉地僧团。
此外,道安在中国佛教史上的一大贡献就是统一僧人姓氏。初时中土沙门皆从师姓,师来自天竺则姓“竺”,来自月支则姓“支”,而由于各地各门姓氏不一,造成门派的分歧。这对中国佛教的一体化极为不利,道安以为“大师之本,莫尊释迦”,决定佛门一律以“释”为姓。其后,《增一阿含经》传入中国,经中果然记载:“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为沙门,皆称释种。”道安之见,与佛经不谋而合,因此得到佛教界的共识,统一以“释”为姓,代代相沿,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特色。《高僧传》卷五《释道安》讲得很明白:“初魏晋沙门依师为姓,故姓各不同。安以为大师之本,莫尊释迦,乃以释命氏。后获《增一阿含》,果称四河入海,无复河名。四姓为沙门,皆称释种。既悬与经符,遂为永式。”《历代三宝纪》中记载说:“魏朱士行创首出家服法,为僧犹称俗姓。吴晋相踵,弗革其风。逮自符秦,有释道安,独拔当时,居然超悟。道俗钦仰,众若稻麻。云既剃除,绍继释种,子而异父,岂曰相承?今者出家,宜悉称释。”这一条透露的信息是,朱士行曾尝试为中土出家者创立僧仪规范,即“出家服法”,但其时僧人依然以俗家姓氏相称,一直到道安,这一习惯才得以改变。
可以说,伴随戒律在中国的传播,那就是中国僧制的制定与流传,僧制几乎成为与戒律并行不悖的僧团规范。中国僧人对自己所制、所守的行为规范关注的并不在乎其是否为印度佛教原制,而是在于它们在中国的适应性与应用性。从支遁、道安开始一直至隋唐智顗、省躬还在创建着僧制。
从恒山僧团,到襄阳僧团,再到长安僧团,成就了道安一生的僧伽使命。他信念坚定,初心不忘,其弘化活动始终围绕僧团的建设来展开。与佛图澄相比,他的弘化目标不是王权人物,而是建立纯粹的中国僧团,在其传记中没有看到太多对普通信众的接化,而主要任务是制定僧尼规范。他以不离不弃的精神率领着他的僧团从北到南,传灯续焰。如果说佛图澄当年的教团发起带有更多的草创性,管理是随缘的、松散的。那么道安僧团管理制度就是理性的,紧密的,有组织的,他要在老师赢得僧团合法建立的基础上,组建真正的汉地僧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