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素 | 被誉为盛唐“草书第一人”的僧人究竟因何而得名?
古人形容僧人怀素的字
好像怪石蹲于溪水
又好似寒冷的枯藤缠着古松
如果把怀素的字放在河边
它一定会字字成龙,顺水游动
在他的一生中
有诗仙李白为其作诗
有茶圣陆羽为其作传
更与草圣张旭合称"颠张狂素"
成为了中国草书史上的两座高峰
本期佛教艺术,让我们走近
这位传奇书僧——释怀素
少年上人怀素
怀素家长沙,幼而事佛
经禅之暇,颇好笔翰
唐玄宗天宝六年
零陵县城河西
20华里外的“书堂寺”
迎来了一位10岁的小香客
只见他生得眉清目秀
但一开口,便是“想要出家”
师父看他根性猛利
便为他剃度,取名“怀素”
墨池飞出北溟鱼
书不足,乃漆一盘书之
又漆一方板,书之再三,盘、板皆穿
在寺院诵经习禅之余
怀素迷上了书法
但因无钱买纸练字
便在寺旁遍植芭蕉万株
以叶代纸,挥洒笔墨
除了蕉叶之外,他还用漆
刷白了一块木板与圆盘
木板越写越薄
秃笔越积越多
池水越来越浊
至此书法的根基
便随着这一架“笔冢”
一砚“墨池”,深深筑牢
他所缺的无非是
一位名师,一场体悟
我师此义不师古
草书竖牵似古钗脚
于是,他北上岳州
拜表叔邬彤为师
作为“草圣”张旭的弟子
他教会了怀素书法中
最为玄妙难言的技艺——
“悟”(师法自然)
他为怀素解说到
张旭的草书之所以
如走龙蛇,神鬼莫测
是因为他学孤蓬自振,惊沙坐飞
(随风飘泊的蓬草自然振作
狂风吹动沙砾坐而飞走)
怀素默然
随后连叫数声
"得之矣!得之矣!”
“得之矣!"
临别之际
邬彤没有赠予他
手中珍藏的三帖稀世墨宝
而是道出一句自己的体悟
“草书竖牵似古钗脚”
(草书里的竖,要如古时的钗
圆活姿娟,遒劲有力)
时时只见龙蛇走
贫道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
怀素离别邬彤后
应礼部尚书之请,至京城长安
一日,他仰卧古松下
望天边白云随风翻卷
或如奇峰突起,或如飞鸟出林
或如惊蛇入草,或如大鹏展翼
一时只觉
云如笔墨,穹庐如纸
风云变幻,正如纸上走笔
当下顿悟笔意,得草书三昧
其后运笔如骤雨旋风,飞动圆转
随手万变,而法度具备
又于深秋傍晚,泛舟嘉陵江中
屏神凝息,坐忘物我
一时耳中尽是江水之声
浩浩荡荡,起伏跌宕
空门修行的经验
让他忽尔明悟
在这万古江流之中
自有毫末轻重
缓急提按的行笔大道
开元中,怀素又有幸得见
公孙大娘舞动剑器:
她舞剑时下降的姿态
如后羿射日,九阳自天坠落
而那上升的姿态又像众神驾龙而行
她的剑倏忽而至
宛若震怒的急雷
陡然舞罢,又似江海无波
唯秋月清光凝照
......
△欣赏《自叙帖》局部
经此一观
他的狂草在笔势往复中
有了高昂回翔之态
在结体上也赋予了
轻重曲折、顺逆顿挫的节奏
故而当“草圣”的弟子
同时也是恩师“邬彤”的同窗
颜真卿听说这番体悟后
由衷赞道
“噫!草书之渊妙,代不绝人”
(“草圣”的渊妙,代不乏人
今天有你在,后继有人了)
△怀素《苦笋帖》上书
“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
为可考最早的与茶有关的佛门书法
编辑 | 远山
手绘 | 田旭桐
书法 | 怀素
责编 | 慧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