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 日恒法师:佛教与公益慈善
6 年前
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总会长日恒法师向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提交论文
编者按:2018年10月28日至30日,以“交流互鉴、中道圆融”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将于福建省莆田市举办。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总会长日恒法师向本次论坛提交论文《佛教与公益慈善》。以下为论文内容:
马来西亚佛教总会总会长日恒法师
前 言
人间佛教的内涵
佛教界参与救灾救援
至于,近年来掀起教界慈善功德会的创立,更是具有佛教人间化的各种做法,如慈善、医疗、教育、文化、国际赈灾、骨髓捐赠、环境保护与社区志工而形成的护持工作。
此新兴运动的实质内涵,对于佛教本身的主体性来说,则是提供实践人间佛教的一种新的思考方向。
佛教与福利
|佛教福利服务的实施范畴
佛教界参与慈善助学行动
宣化事业:如出版社、图书馆;
宗教性事业:如菩萨誔庆典、传戒受戒、法会、共修会;
学艺事业:为培育人才,有佛学院、青少年及大专生学佛营;
济众事业:如赈灾救济、养老院、孤儿院;
卫生事业:如医院、诊所、义诊;
土木事业:如道路等的建设;
社区事业:如托儿所、幼儿园、奬助学金
公益事业:如环保、器官捐赠等等。
|佛教福利服务的结构意涵
当然,当代佛教团体的集体慈善的行动,提供了学佛个体和日常行动社会改造的道德肯定。
|人间佛教的社区和福利
佛教界参与社区福利院慰问
|社区概念
终极来看,这也可能是建构起“关怀社区”的另一种范例。
结论
佛教界参与关怀街道环卫工人
人间佛教虽然作为当代佛教的中心思想之一,但是,这项包涵着以人为本、强调入世即出世、重视菩萨的实践以及立足于佛陀的根本教法,其本身还是具有某种程度的创造性模糊。
至少,有关人间佛教的社会性实践,教界依然还是没有取得一致性的共识即便,现实社会里己经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对应方式。
人间佛教未来的可行之道,“佛教社区化”自然是扮演着关键性的角色。
对此,有关佛教团体济贫料的开放与济贫模式的检讨,当是“人间佛教”的远见与愿景的重要开启。同时,它也是佛教与社会福利彼此相互对话的最佳切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