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鈜法师:出世与入世 ——以香港慈山寺为例探讨佛教公益事业在当代的发展
香港慈山寺住持 · 洞鈜法师
佛教与公益慈善事业
佛教提倡「广种福田」,这与社会上提倡助人与公益慈善相融相通。在《佛说诸德福田经》中,记载了佛陀教导弟子应广施七法:「一者兴立佛图僧房堂阁;二者园果浴池树木清凉;三者常施医药疗救众病;四者作牢坚船济度人民;五者安设桥梁过度羸弱;六者近道作井渴乏得饮;七者造作圊厕施便利处。」《大智度论》将福田细述为敬田与悲田。敬田即恭敬佛法僧,悲田即怜悯贫、病者。此二种田。悲田最胜。这在《像法决疑经》中有进一步说明:「我于处处经中说布施者。欲令出家在家人修慈悲心,布施贫穷孤老乃至饿狗。我诸弟子不解我意。专施敬田不施悲田。敬田者即是佛法僧宝。悲田者贫穷孤老乃至蚁子。此二种田。悲田最胜。善男子。若复有人。多饶财物,独行布施。从生至老。不如复有众多人众。不同贫富贵贱。若道若俗。共相劝他各出少财聚集一处。随宜布施贫穷孤老恶疾重病困厄之人。其福甚大。」
从以上经文中可以得知,佛教关注以贫病孤老者为对象的悲田,强调救助苦难众生的悲田思想。慈者,与一切众生乐;悲者,拔一切众生苦。佛教的慈悲观可以说是佛教慈善事业以及所有利生事业的理论基础。
在悲田利生思想的指导之下,汉传佛教重视对慈善事业的投入和推动。南北朝时期便有收养孤老的孤独园、布施僧俗的斋会,隋唐时期信行法师创立的救急济难的无尽藏院、唐朝时期的慈善医疗机构悲田养病坊、宋代的居养院、义冡,以及埋葬贫民死者的漏泽园等,都是佛教慈悲观的体现。
出世与入世
太虚大师是近代中国佛教改革的先驱,他提出「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提倡人生佛教,主张佛教应重视人生,并以改善人生为基础。太虚大师有一首偈颂:「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人成即佛成」的人生佛教理念,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佛教入世的精神,「人生佛教」的思想后来为印顺法师(1906-2005)继承及发展为「人间佛教」思想。 太虚大师指出,汉传佛教应继承古代大乘菩萨悲世悯人的精神,适应今时、今地、今人的需要,实践「今菩萨行」。他认为做现代菩萨要养成高尚的道德和品格,学习精博的佛学和科学知识,他鼓励僧尼参加文化界、教育界、慈善界等工作,令国家、社会与大众获得佛法的利益,就是实践今菩萨行。太虚大师提倡的现代菩萨思想有助于化导社会、服务人群。 如何以出世精神,来做入世事业,是佛教在当代发展中不断思考与探索的议题。在此,我分享香港慈山寺在当今社会推动弘法利生所做的一些尝试,与大家共同探讨佛教如何在当代社会发展,如何融入社会、利益社会的议题。
香港慈山寺的实践经验
慈山寺是一所新建寺院,由李嘉诚居士发心兴建,自2003年始,前后历经十余载,至2015年建寺工程方圆满完成。并于2015年4月面向大众开放,以预约式方法欢迎各届人士前来参访。作为汉传佛教的寺院,慈山寺坚持以弘法利生为根本,致力推动佛教教育、佛教文化与社会服务的发展,重视青年教育以及心灵关怀与辅导工作,并推动奉献文化,以利益社会大众。因此,寺院一方面秉承佛陀言教,以清浄修持为根本,另一方面亦重视关怀社会,以观音菩萨的慈悲精神服务大众、利益大众。因此,我们一直在认真思考自身的定位,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探讨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践「今菩萨行」,充分发挥地域、人力资源与现代科技的优势,从事更多为众生服务的事业。
2015年,慈山寺开设了佛法心灵辅导中心,这是香港首间结合佛法与专业辅导的中心。以佛法结合社工的专业辅导、帮助大众处理困扰、缓减压力,渡过难关。心灵辅导中心设有电话咨询服务,透过当值社工初步了解与评估,会为求助者正式安排面谈辅导。中心亦致力开展展心灵健康活动及培训课程,以2017年为例,有超过26000名服务使用者参与了中心活动。活动得到使用者、家属及公众人士的广泛认同及支持。
佛法心灵辅导中心重点推动的六个活动系列包括: · 自在安心:举办心灵健康讲座及静心体验工作坊,向公众人士推广心灵健康。 · 禅行慈心:由法师带领参加者进行不同类型的禅修体验,主要教授慈心禅课程,令参加者从禅修中体验心灵的平静和自在,建立慈悲与正念的生活态度。· 专业导心:成立佛法辅导专业培训中心,为前线社工、辅导员、医护及教育专业人士提供佛法辅导相关的培训课程、论坛及研讨会。中心亦为专业团体的前线员工安排活动,及为大众就佛法、精神健康及生命教育等主题提供专业课程。 · 社福调心:与前线社福机构合作,安排不同社福服务的使用者及家属到慈山寺进行静心体验,曾合作过的社福服务包括家庭综合服务中心、长者中心、青年外展服务,复康服务中心,透过静心参学体验,让参学人士把平静带到自己的社群和家庭中。 · 小区接心:与小区不同机构联系,建立正念小区,以响应大众对心灵健康的需求,除了为小区组织安排参学活动,亦透过慈山寺开放日进行公众教育及推广活动。中心也安排义工到社福机构提供服务及与医院合作,提供定期的病房心灵关顾服务及为病患者和家属举办心灵健康工作坊。· 义工修心:成立义工队,响应中心服务、活动及医院心灵关顾服务的需求。中心并积极为义工提供持续培训及工作坊,以提升义工个人成长及发展,并定期为义工举行会议及聚会,提升义工之间的凝聚力及彼此关顾。
佛法心灵辅导中心推动的六个活动系列都与大众切实相关,真实响应了社会的需求,因此得到众多参与者的好评,仅摘录几段如下:
「中心社工介绍我参加慈心禅体验班 。面对抑郁症困扰超过五年,在法师提到,我们要对自己慈悲的时候,我忍不住哭了出来,原来这么多年来,我也没有好好爱护和照顾自己,让自己感到委屈,谢谢法师的提醒,一言惊醒梦中人。」——慈心禅体验课程 参加者分享
「以往未有接触过佛教的知识,感谢法师分享佛教对生死的概念及看法,有助在未来服务中,如遇到有兴趣的临终及宁养病人,也可以今天的得着鼓励及祝福他们和家人。——圣公会圣匠堂宁养服务 义工
「日常义工服务中最常见到人面对病死亡的痛苦,却没有机会整理自己内在的情绪。感谢慈山寺安排宁静的空间及体验活动环节,让我可以抒发内心的感受。我亦将抄经之后的功德,回向给一位近日刚离世的院友」——香港佛教医院宁养中心义工
可以说,佛法心灵辅导中心的成立,是佛教入世精神与当代社会成功融合的一个案例。
2017年,慈山寺推出「生命善友计划」,服务步入生命最后一程的有需要人士。 这项计划旨在将佛陀的智慧融入现代生活,令大众学习「善生」与「善终」,如实地理解生与死的意义。在临终关怀领域,慈山寺不局限于推动面向长者的安宁疗护,亦推广至关怀癌症病人,并涵盖身心治疗及特殊需要等人士及其家人。透过佛法的教导以及生命教育的开展,令临终者认识无常苦空的道理,学习即使面对无常也能心安自在;亦令家属学习面对与接受亲人的离去,更加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关怀临终者,不只是关怀一个人,而是同时关怀其家属,为他们提供悲伤辅导。因此有针对性的面向家属开办心灵减压等工作坊亦是生命善友计划的一部分。
2. 与大学合作推动课程发展与研究计划 慈山寺亦增进与香港大学院校的合作,支持大学开展专题研究计划。例如:支持香港中文大学赛马会公共卫生及基层医疗学院开展「探究及评估慈悲观能否有效地舒缓香港专业人士的压力」研究计划。现时,有关慈悲观能否有效地改善人的心理健康及控制愤怒情绪的研究十分有限,这项研究计划就是要以科学方法,探究和评估由静观冥想专家设计的慈悲观能否有效舒缓香港专业人士的压力、控制愤怒情绪、减少焦虑及抑郁情绪。有数据显示,香港市民由小童、青年、成人和长者都承受很大压力,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在2017的调查结果是每100名16至75岁港人中,就有3位有抑郁情绪,而当中五成半人从未接受过任何精神健康服务。慈山寺推动此项计划,希望以科学方法探究及评估慈悲观能否有效地舒缓香港专业人士的压力,培养专业人士的正向思维,令他们活出快乐人生。
另外,慈山寺亦与香港大学建筑学院中国建筑与城市研究中心合作开展了中国及亚洲佛教建筑研究(四年制)课程,目的是令修习的学生从佛教建筑美学中得到启发,深研佛教文化与建筑之美,。同时,香港大学通识教育部亦提供相应的课程(Common Core Curriculum)予本科学生选读。慈山寺结合传统与现代的佛教建筑风格已蔚为典范,透过与港大建筑学院的合作,亦鼓励年轻学子对佛教建筑文化有所认识。在开设课程的基础之上,同时亦设延伸研究项目,针对佛教建筑的核心思想进行重点研究,未来亦将发表相关的研究成果,以供各界参考。
与大学合作推动课程及项目研究的开展,有助于年轻学子认识佛教,其研究成果亦可为各项公益事业提供理据及支持。
3. 普及佛教教育 在推动佛教教育的发展层面,慈山寺自开放以来,便针对不同年龄与团体做出多方尝试,基本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第一种,是面向大众的佛教教育活动。这包括当参学者来到寺院,我们会提供恒常修持活动,如供水、抄经、行禅、茶禅等活动,令参学者透过宁静与专注等体验,修养身心,获得内在的安宁;第二种,是针对不同团体所设计的有针对性的佛教教育活动。例如:专门为青少年举办四日三夜的「慈山之夏」夏令营活动,设计适合青少年的一系列活动,如慈山定向、朱古力禅、贫富宴、莲花灯DIY等趣味游戏,结合具有佛教传统的早晚课及传灯法会,将佛法的种子以生动好玩的方式播种在学生的心里,不过于说教,又令学生有真实的受益;第三种,是针对年轻人进行的可持续性的佛教教育深化活动。例如:慈心会计划,招募会员「以法会友」,共同阅读佛学经典及书籍,以鼓励大众透过阅读,深入浅出的亲近佛法,结交善友,相互勉励,共修菩提智慧。并将佛法融入生活。慈心会的计划已进行至第四期,令对佛法有兴趣的年轻人不中断对佛法的修学习,同时亦凝聚力量,在其中培养有信念有追求的义工,为公益事业的发展积蓄人才力量。第四种,是在慈山寺及与其他教育团体合作举行佛学课程及佛教教育系列讲座。自2015年起,慈山寺持续举办了「安心系列」佛学课程,亦应邀与佛教中学合办佛学讲座,通过讲座与座谈分享等活动,推动佛教教育走入中学与小区。
4. 举行具公益性质的嘉年华活动与艺术展览 慈山寺自开放以来,一直致力推动佛教文化的普及与开展,例如,在传统佛教节日如佛诞日、观音圣诞日前后举行开放日,除了传统的法会活动,亦会提供供水、播发3D影片、祈愿、画禅圈等活动。在传统的佛教节日,结合现代人喜闻乐见的各项活动,将纪念日化作一场既庄严又充满现代气息与活力的嘉年华,深受社会大众的欢迎;在母亲节前后,举办三步一拜报亲恩法会,希望透过最传统的方式,在母亲节这样的现代节日里,提醒子女、年青人要向父母表达感恩之情,传承孝道精神。在举行此类具公益性质的活动之时,注重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如此更易为社会大众所接受,潜移默化中播种了传统文化以及孝道观的种子。
除此以外,慈山寺一直持续开办佛学与文化讲座及不定期的佛教艺术展,令大众有更多机会接触佛教文化艺术。2017至2018年,我们相继举办了「成、住、坏、空」摄影展与继程法师禅书画展。「成、住、坏、空」摄影展览于户外举行,将摄影作品印于铁片之上,经历风吹雨打日晒,随着时日变化,作品呈现不同的风貌,以此示现出生命的无常;在书画展与讲座分享中,继程法师透过书中有画,充满禅意的书画作品及在佛法与艺术创作之路上的实践体会,鼓励大众在创作的过程中慢慢体会,慢慢修炼,将艺术与禅真正地结合,令自己的生活与修行都有更进一步的提升。在今年2月,慈山寺亦首度举办「禅。艺术」系列文化活动,透过禅修体验、视觉艺术和表演艺术研讨会、展览以及互动体验等多元方式,将禅与艺术相连接。透过禅的修行,训练心的安静、专注与觉照;透过系列艺术展览、研讨会与互动体验,学习欣赏禅的艺术以及艺术中的禅意表达。
透过一系列具有公益性质的嘉年华、文化艺术讲座与活动,不仅有助于提升大众的兴趣以及人文修养,亦令佛法与禅的智慧得以广传。
结语
以上,仅就慈山寺近年推动的一些项目作为案例,不能尽述,愿同专家学者分享慈山寺在服务社会、公益慈善领域所做的尝试,所取得的实践经验。「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求菩提,犹如觅兔角」佛法的修学离不开世间,慈山寺注重以佛法修持净化身心、以慈心服务社会,以佛学教育培育人才,以佛教艺术提升修养,立足中国佛教,建立菩萨道场。我们将继续尝试以多元形式以及更活泼与现代的技术与方法面向社会大众弘法,以慈心关怀社会、服务社会,造福社会,践行人间佛教,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事业,在现世生活中与社会大众共同建设人间净土。
众生需要这样慈心关爱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