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丨号称“鬼王”的他,竟然用“茶”换得了一部奇书!
这次的主角是个“奇人”。
科举屡试不中,一生穷困潦倒,却以一部“奇书”动天下!
鲁迅说这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题联称赞:“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老舍也曾盛誉:“鬼狐有性格,笑骂成文章”。
他是蒲松龄,写下了《聊斋志异》。
蒲松龄(1640-1715年)
山东省淄川县蒲家庄人
字留仙,又字剑臣,清代文学家
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他笔下写过无数鬼神,堪称“鬼王”。一书中人鬼之恋如泣如诉,妖魔邪神惊悚入骨。可谁也想不到,这本千古流传的巨著,竟然与喝茶有关。
壹
耳边掠过那温柔可人的风
我有香茗浸泡你的故事中
大千世界淌于笔下织成一场梦
这种感觉只能用skr形容
康熙初年的一个盛夏,在山东淄川东城的满井庄大路口上,每天当金鸡唱晓,炊烟四起之后,经常可以看到在路旁一棵大树底下,三十多岁的蒲松龄粗布短衫坐在芦席上,身边放着一个装满浓茶的大瓶子,那茶瓶小口大肚,瓶边放有四五只粗瓷大碗和一包当地出产的烟丝。
茶摊上摆着的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人们不禁纳闷,茶摊上怎么会放这些不沾边的东西。
蒲松龄却是个霸蛮叫人吃茶的人。摆茶摊,有文人做生意的意思,这个生意可不是金钱交易。
每当有行人路过的时候,蒲松龄就站起身来,热情地邀对方坐下,喝茶休息。讲得口渴了,蒲松龄马上又献上一碗茶,让人润润嗓子继续把故事讲完。
他有个规矩,喝茶不收茶钱,喝茶人只要讲一讲自己的所见所闻。于是来往行人都喜欢在这个茶摊歇脚聊天,说着各种奇闻异事,来往的行人但凡对他的茶摊感兴趣了,他招招手:
“兄弟,看你满腹华章,却堆在肚子里尽是浊气,先喝我一杯茶吧,把那华章引出来。”在他眼里,人人都是文学家,肚子里面的故事,肚子里面的华章,需要茶来引出来。
蒲松龄没考中科举就在私塾做了教书先生,不教书的日子,人们总能看见一个中年男子,潦倒模样,坐在大道中间,在一棵大树下打坐。
“见行道者过,必强执与语。”
他拦路剪径,捉客喝茶。他烧一大壶茶,提到村头大树之下,那大树下是南来客与北往客必经的要道。有客来此,他一手端茶杯,一手扯住路人衣角:“坐,请坐,请你喝我这杯茶!不喝?那不准走!喝了,也不准走,给我说说故事!”
贰
世间文学主题有千千万万
我偏要写鬼写妖给你好看
刺贪刺虐向往光明临危不乱
一部《聊斋》半边天下苦辣酸甜
可是蒲松龄的茶还真不是白喝的。蒲松龄扯住人喝茶,喝完了,拉住人讲故事。
有一天,一个身背包袱的中年人风尘仆仆地来到茶摊前,蒲松龄请他坐下,一边倒上浓茶,一边笑着说:“你得讲个故事给我听听。”中年人接过茶碗喝了一口茶,说:“我给你讲个茶的故事吧。”于是中年人开始绘声绘色地讲起来。
杭州灵隐寺有个和尚,以善于烹茶而遐迩闻名,他所用的茶具都十分精致,收藏的名茶也很多,而且分出好几个等次。烹献哪一等级的茶,常常根据来客身份的高低而定,最上等的名茶,如果不是贵客或善于品茶的知己,他是绝对不会拿出来的。
有一天,寺里来了一位大官,和尚恭恭敬敬地迎上去行礼,然后拿出好茶,亲自汲泉烹茶,献给大官品饮,满以为能得到大官的一番赞誉。
谁知大官只喝茶一句话也没说,和尚非常疑惑,又拿出了家里最上等的名茶沏好给大官奉上,茶快喝完了,那大官还是没有一句称赞的话。和尚急得再也等不下去了,鞠躬问道:“大人觉得这茶怎么样?”大官拿起茶杯拱了拱手说:“很烫!”
蒲松龄一听哈哈大笑,说:“刚才一位客人说了一个鸽子的故事。一个叫张幼量的鸽子迷,四处搜罗各个品种的名鸽,像母亲哺育婴儿一样喂养鸽子。
有位大官想要鸽子,张幼量见是父亲的好朋友,便选了两只最珍贵的白鸽送去。过了几天,张幼量见到大官忍不住问起鸽子,大官说:‘挺肥美的,煮着吃了。’张幼量懊悔不已。我听你说的故事与张幼量赠鸽给大官,是同一性质的笑话。”
到了晚上,蒲松龄坐在灯下,细细品味白天所听到的故事,便加工成篇,写成了《鸽异》。蒲松龄在村口大路旁设茶摊,供行人歇脚聊天,在边喝茶边闲聊中,蒲松龄“搜奇索异”,时常能够捕捉到写书的素材。
后来这个穷书生给自己的茶摊立了一个规矩,谁只要能说出一个故事,茶钱分文不收。所以,不少行人茶客讲了些许奇闻怪事,乡野趣闻,甚至有些人为了“蹭茶”随便编了几句,蒲松龄皆侧耳倾听,一一笑纳,分文不取,渐渐地,他收集的故事越来越多。
有一个白发苍苍的驼背老人,见多识广,蒲松龄对他彬彬有礼,毕恭毕敬地请老人讲他所知道的奇闻异事,老人一边喝着茶一边抽着烟,说了个“马骥飘海到罗刹国”的故事。
蒲松龄听得入神,回去就写了“花面相迎、世情如鬼”的《罗刹海市》。他就这样搜集一篇写一篇,倾尽毕生精力,一直到暮年方才写成这一“弧愤之书”——《聊斋志异》。
叁
多年漂泊让人认清世道险恶
狐仙鬼妖却都不如人心难测
人鬼之恋战胜世间孤单冷寞
心向光明自此不再唯唯诺诺
当然,蒲松龄不仅写小说,因为长居乡间的缘故,善于研究,还在医药和茶事方面颇有研究和心得。
他在自己的宅院旁开辟了一片药圃,种了不少中药,经过实践和研究形成了一种茶药兼备的菊桑茶,既能止渴,又能健身治病。蒲松龄写的《药崇书》,就是专讲茶药养生与健身一事的。
菊桑茶:此茶有蜂蜜、菊花、桑叶、枇杷叶等成分。其中,菊花有补肝滋肾、清热明目和抗衰老之功效;桑叶有疏散风热、润肝肺肾、明目益寿之功效;枇杷叶清肺下气,和胃降逆;蜂蜜滋补养中、润肠通便并调和百药。
五药合用,不愧是一剂解暑、清热、消积、通血脉、健心脾、补肾、抗衰老的良方,为健身壮体的上品茶。
后来,他就用自己配制的这种药茶方子泡茶,在家乡柳泉设了一个茅庐茶亭,上面提到的为行人供茶听故事,就是这道茶。
难怪在当时人平均寿命只有35岁的时代,屡试不中、心情长期抑郁的蒲松龄能得享七十五周岁的高寿。这与他长期饮茶、注重养生不无关系。
-END-
吃茶听故事,成就了蒲松龄。虽然他没能中科举,但千百年后,谁会在意他当年的科举失利呢?人们只记得,他写出的那本——鬼斧神工、精彩绝伦、流芳百世的《聊斋志异》。
正是一杯杯茶,成就了一个个故事,成就了蒲松龄的才华横溢,成就了他的宏图之志。自此,蒲松龄也成为了历史上出了名的“茶痴”。也难怪他曾言:没有茶,就没有聂小倩,没有茶自然就没这本《聊斋志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