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 振冠法师:北美佛教宗教师概念综述

美国汉传佛教国际文教中心执行秘书长振冠法师向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提交论文

编者按:2018年10月28日至30日,以“交流互鉴、中道圆融”为主题的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将于福建省莆田市举办。美国汉传佛教国际文教中心执行秘书长振冠法师向本次论坛提交论文《北美佛教宗教师概念综述》。

简介“佛教宗教师” (Buddhist Chaplain)一词,最早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于北美及英国出现。起初,在北美佛教宗教师仅仅只是以 “志愿者” (volunteer)的形式存在,参与到社区服务,并没有得到社会机构的正式认可。专业化、系统化、及被社会公众服务领域、各级机构认可的佛教宗教师在北美的出现,是在二十一世纪初以来的事情,也就是最近十几年来的事情,属于 “新现象” 。但这一新现象,正在以一定的速度,深入到北美社会的各个社服领域,并以专业的佛教宗教师精神,服务个体和团体,被正式编制到已有的宗教师专业社服系统,成为政府和社会机构认可的标准行业。实践方面,目前佛教宗教师在北美,服务的对象从联邦政府机构如军队(海军、陆军、空军),联邦医疗系统,到州立国防部队、医院,法院,警察局,监狱,消防局,大学校园、私人企业公司,以及无家可归者救助站等等,不一而足。由此随之而来的佛教宗教师训练机构、授戒、认证机构,亦相应北美社会本身的需求,蕴运而生。本文旨在从概念上综述北美佛教宗教师的由来、刻下发展状况、构成其专业社服的学术理论、及建构未来佛学理论框架下佛教宗教师系统的可能性。

关键词:传教师,宗教师,佛教宗教师,传统神学,实践神学,佛学,多元宗教文化,专业社服,训练、授戒,认证

佛教宗教师概念发展 、实践、及佛学基础 

北美佛教宗教师所沿用的 “宗教师”(Chaplain)概念,最初由西方基督教神学而来,意指教会神父、或牧师,代表本身教会,到教堂以外的地方,为不能到教堂参加祈祷的信徒,提供宗教服务(Block, 2012)。所以,英文 “宗教师” 一词,在传统基督教神学里,原意为 “传教师” 之意。比如,在西方历史上,曾有教会传教师,随十六世纪著名的英国航海家弗朗西斯•德雷克 (Sir Francis Drake,公元1540-1596)出海航行布教,宣传上帝福音;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亦有教会传教师,随乔治•华盛顿将军出征,在战场上代表上帝,为信教者祈祷护佑(Paget, 2006)。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开始,随了实践神学(Practical Theology)在北美的兴起和推广,“传教师” 的定义从传统神学的狭义,走了出来,不再仅仅局限于教会委派的神父、或牧师等神职人员,而延伸到教会一般的在家信众。“传教师” 一词,也不再被单一地定义为听从 “天命”召唤(Vacation),进入教堂,传播上帝福音,而被赋予了更为广泛、多元,及具建构性体现,指向教会自身改良、及发展多元社会服务的定义(Campbell, 1972; Fowler,1987)。

实践神学对早先传统神学 “传教师” 一词的定义,实际上,还从西方一神教早先狭义、单一定义中,广义上“解脱” 了传统神学强调人和神的从属关系,间接提出人和人,人和社会的直接关系。这种解脱,主要体现在宗教信仰取向上,从独尊“上帝” 的宗教情怀, 回向体察、关照人间苦难,从科学、人文的角度,尊重多元宗教、文化、种族,倾听不同声音,有系统地吸取社会服务专业,接受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等知识,充实自身作为宗教师在社会的角色,更好地走入社会服务人群(Gill, 1977; Ian, 1980; Fowler, 1987)。至此,可以说原先一神教的 “传教师”,从本质上完成了自身转化,成为尊重多元宗教文化、关注人文、社会发展、服务的 “宗教师”,既服务基督徒,也服务非基督徒。

以现在的角度来看,最初佛教宗教师专业在北美的展开,很大程度上借助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实践神学的推广、及其带来的概念开放、包容多元宗教文化的普及。或许,可以这么说,佛教宗教师从一开始在北美的出现,即被赋予了 “实践神学” 的宗教社服角色和人文色彩。其价值观,亦不再仅仅局限于自身宗教事务领域的弘扬,而有了更为深入、及悲天愍人的专业化社服发展。亦即,佛教宗教师在北美的实践,对社会提供的服务,不仅有宗教、文化层面,亦发展了以佛教义理结合西方心理学的 “精神治疗”,和 “心理咨询”,为需要的社会大众,提供自身宗教文化专业、多元宗教文化诠释、及心里、精神咨询服务 (Cadge 2012; Kinst, 2012)。

佛教宗教师人员的形成,也不仅仅局限于寺院里的出家僧人,而可由接受过佛教宗教师专业训练、经过本地具备资格的佛教团体认证的在家人,代表其所属佛教团体到各个世俗领域,以多元文化、包容面貌,服务佛教徒、非佛教徒,甚至无宗教信仰者 (Todd, 2011)。值得注意的是,北美佛教宗教师的出现,并不是要取代已存僧人、或寺院系统,而是在已有系统的基础上,代表所属僧团寺院,以佛法的智慧、慈悲、及专业的社会服务精神,做更进一步有利于匡扶人心,提升社会道德伦理的事业。

从佛学理论角度来分析,佛教宗教师到世俗世界去,实践帮助世人解脱生、老、病、死之苦,既是回归历史上释迦牟尼佛本怀,发扬汉传大乘佛教菩萨道精神,也是近代中国佛教大德太虚大师(公元1890-1947),毕生所提倡的 “人间佛教” 在社会服务的具体展现。佛教宗教师以慈悲喜舍心,观众生苦难,亲身陪伴世人深入探索和消灭造成苦的根源——无明、烦恼、颠倒、梦想、恐惧、挂碍、愤怒、担心、失落、焦虑、忧郁、悲伤、孤独等等有害心理、精神健康的情绪,引导世人走上快乐幸福、见证和谐圆满人生,从而影响社会的良性发展。

在佛教宗教师的领域里,所依据的佛学经典理论,一开始即不同西方一神教宗教师所依据的神学经典理论,这一点是明确的。佛法义理,和经典的解读以人为本,以要世间人从烦恼、生、老、病、死苦中解脱出来为根本,不存在西方传统神学经典中强调人和造物主 “神” 的从属关系、 或相信 “上帝” 乃是人类以及宇宙万物一切苦乐的根源(Block 2012;Todd, 2011;Kinst 2012)。

佛教宗教师的专业训练、授戒、认证

“专业”(Professionalism) 一词用在北美佛教宗教师身上,意指接受过正规系统训练、在北美教育系统认可的学术机构里,修完七十二个学分或以上的佛教宗教师硕士学位(Master of Divinity in Buddhist Chaplaincy),或在非学术机构内修完相关规定的佛教宗教师课程,毕业后受到被认可的佛教团体认证、及获得宗教师执照——如医疗系统佛教宗教师,需要在被认可的医院实习一千六百个小时,然后才能申请美国宗教师协会执照,成为合格的临床医疗佛教宗教师(BCCI, 2018),之后正式受聘成为全职带薪的佛教宗教师,进入社会机构如联邦政府或医疗系统,提供佛教精神、宗教教育、灵修关怀(Buddhist spiritual care)、道德伦理、以及佛学心里健康咨询等相关服务(VandeCreek & Burton, 2001; Hickey 2012; Danny, 2013 )。

目前,在北美已知的佛教宗教师训练机构,有两类的不同。第一类,由社会学术机构建立的训练机构。比如哈佛大学神学院 (Harvard Divinity School )、纽约协和神学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 )、纳罗帕大学(Naropa University)、加州伯克利联合神学研究院(Graduate Theological Union)、及美国加州洛杉矶西来大学(University of the West),在这些大学学术机构里,都有开设美国教育系统认可的佛教宗教师硕士学位。在这些学术机构里,学生可以接受到根据西方神学系统发展起来的佛教宗教师理论——理论涵括:佛教圣典与世界宗教传统经典对比研究学习;佛教与不同宗教仪式、礼仪观察、分析、练习;宗教人文关怀;宗教对个体、家庭精神健康咨询;宗教练习与社会实践;佛学与西方心里学分析等课程。虽然,就目前而言,这些学术机构提供的佛教宗教师训练课程、及理论建构,基本上大同小异,实际上,各自还是有明显的侧重不同。比如哈佛神学院和伯克利联合神学研究院,侧重对学生多元宗教人文情怀(Multi-faith)的培养和发展; 纽约协和神学院,侧重对学生以宗教师情怀参与世务(Socially-engaged)、寻求社会正义(Social Justice)的努力开发;纳罗帕大学,和美国加州洛杉矶西来大学,侧重从中国藏地和汉地佛教修习传统理论延伸,并涉及多元宗教文化、人文情怀、社会服务的培养和发展。所有这些侧重点的不同,无疑都是在回应当下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个体道德伦理问题、宗教信仰问题、精神问题、和时代前沿需求问题。

第二类,是由本地佛教团体自办的训练机构。目前在北美比教广为人知,逐渐在此领域具备一定影响力的,有东岸的纽约禅修关怀中心(New York Zen Center for Contemplative Care),和坐落在西南方新墨西哥州的尤帕亚禅修训练中心(Upaya Institute and Zen Center)。这两个中心皆为北美本地白人佛教团体设立,以日本曹洞宗禅修为基础,宗教师的佛学理论构架,涉及原始佛教、大乘佛教、及日本禅宗,并借以实践社会服务,又两者皆偏重临床医疗系统佛教宗教师教育(Clinical Pastoral Education)的训练。比如纽约禅修关怀中心,一期十个月的课程里,以关注医疗系统中面临重大危机病人——如面临大型手术、或身体功能正在逐渐死去的病人,或由于长期病痛,产生自我恶劣情绪转移(Transference)、或他人身上情绪转移(Countertransference)的病人为对象。运用的方法,以佛教的禅坐冥想和精神意识力转变为导,同时寻求佛教精神、伦理看护的发展 (New York Zen Center for Contemplative Care, 2018)。而新墨西哥州的尤帕亚禅修训练中心的一期两年的课程,则以佛教的慈悲、利他为中心,虽也注重临床医疗佛教宗教师的训练,但主要是关注病人的安宁护理和临终关怀(Palliative Care)为主,并旁涉环境保护、和防止社会暴力等科目的训练(Upaya Institute and Zen Center, 2018)。

北美目前这两类训练机构,除了系统上建构的不同,在理论及社服方面的完善程度亦有差异,且各自的侧重点互为倚重 —— 前者以训练学生的佛教宗教师专业发展、及开展社服为主,后者则以训练学生的宗教师情怀为主。这也导致了,学生在这两类训练机构,接受完佛教宗教师课程训练后,得到不同的结果。在第一类被北美教育系统认可的学术机构,接受完佛教宗教师训练的学生,毕业后经过当地佛教团体的授戒、认证,便可以进入北美宗教师社服系统,成为系统里正式职员;而在第二类本地佛教团体自办的训练机构里修完课程的学生,毕业后无法进入系统,成为全职带薪的佛教宗教师,一般只能以“志愿”者的身份,根据需要安排服务。

此外,学生在以上所提到的学术机构里,虽可以建立自己佛教宗教师佛学、与实践理论基础,但正式、和权威性的佛教宗教师系统修学、授戒、认证(Endorsement)、和之后持续的宗教教理、仪轨训练,则根据学生所信仰的佛教传统,全权交给本地不同的佛教团体去执行和监管,以保证其宗教师情操、道德伦理、及作为单位精神领袖的质量。所以,学生在大学修完佛教宗教师硕士学位之后,如果没有得到被当地认可的佛教团体接纳,给以授戒、认证,则不能取得最终的宗教师资格,亦无法正式到各个相关领域去服务。

目前在北美本地,提供授戒、认证、佛教宗教师后续训练的佛教机构,有位于三番市的日本净土真宗北美总道场(Buddhist Church of American)提供的军队佛教宗教师认证,但没有提供授戒、以及后续的佛教宗教师训练。临床医疗系统方面,则有北美韩国五禅佛山宗(The Five Mountain Zen Order),提供推荐美国专业宗教师协会(Association of Professional Chaplains)有关临床医疗佛教宗教师执照 (Board Certified)的认证。位于加州洛杉矶,由福州开元寺本性和尚、及菲律宾信愿寺传印长老等,创办的美国汉传佛教国际文教中心 (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of Chinese Buddhist Culture and Education),不仅提供年度性授戒、认证推荐,亦开设后续佛教宗教师年度训练。此中心是北美目前唯一一个尝试综合性培养佛教宗教师的本地汉传佛教团体(ACMHE, 2015)。

已知北美研究成果及其限制

就目前佛教宗教师在北美的学术专著、比较全面、综合性简介的书,有丹尼•费舍(Danny Fisher)于二零一三年自费出版的《利益众生!—— 专业佛教宗教师指南》(Benefit Beings!: The Buddhist Guide to Professional Chaplaincy)。此书分五部分,以面试、和问卷提问的方式,收集到可观的第一手资料,简要地介绍了北美佛教宗教师目前所涉及的各个服务领域(如医疗、军队、监狱、校园、消防等)。此书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目前北美佛教宗教师系统运作介绍,以及佛学理论基础,不足之处,在于过度简略,为常识性介绍,对佛教宗教师专业所依据的佛学理论、服务领域,及应用神学对此领域发展的影响,没有进行必要的分析、探讨、和总结。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由吉尔•察瑞欧(Giles Cheryl )和 缪勒•维拉 (Miller Willa)于二零一二年主编出版的《冥想关怀艺术:佛教宗教师先驱者之音、及其宗教辅导》(The Arts of Contemplative Care: Pioneering Voices in Buddhist Chaplaincy and Pastoral Work)一书。此书分六部分,由三十一篇不同作者论文组成。是本到目前为止,在北美佛教宗教师领域研究综合性全、学术性高、涉及领域广、具深入传统神学、应用神学、与佛学对比、宗教与文化探讨、及种族反思的出版物。比如由马克•鲍尔(Mark Power)撰写的 ‘’基督教背景下的佛教宗教师专业:个人经验之旅” (“Buddhist Chaplaincy in a Christian Context: A Personal Journey”)一文,即深刻地以个人经验,对神学阴影下佛教宗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深入而有见地的分析和探讨。吉尔•察瑞欧撰写的 “超越种族:修习无畏冥想关怀” (Beyond the Color Line: Cultivating Fearlessness in Contemplative Care)一文,则让人对跨越种族佛教关怀、如何以宗教师身份,关注、导正社会正义等话题,进行深刻思考。此书,亦深入讨论了佛学与西方心里学、佛学与精神健康,对宗教师在临床医疗实践的重要。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此书,是目前北美有关研究佛教宗教师专业发展、佛学理论探讨、及实践,不可多得的学术著作 。

以目前北美已出版、或已在刊物上发表的文献来看,与临床医疗佛教宗教师领域相关,在宗教师临床医疗实践,神学与佛学理论分析、佛学与西方心里学之间的影响、及佛学对西方精神健康治疗领域的开发等有限论文中,汤玛斯•琦尔(Thomas Kilts)在《宗教师关怀与咨询期刊》发表的 “一位密宗佛教徒对佛教宗教师训练的看法”(“A Vajrayana Buddhist Perspective on Ministry Training”)一文;斯达芬•卡拉克(Stephen Clarke)撰写,被收集在《了解宗教师咨询》一书的 “卡拉秘锤:一种佛教学咨询方式” (“Kalamitra: A Buddhist Approach to Pastoral Counseling”)一文;玖迪斯•西门伯恩(Judith Simmer-Brown)撰写,发表在《佛教与基督教研究》期刊的 “冒险地倾听:对话训练作为冥想诠释学” (“Listening Dangerously’: Dialogue Training as Contemplative Pedagogy”)一文,都是质量厚重的参考文献。亦在一定的范畴内,根据自己的修学传统,给出不同于神学的佛学专业社服理论框架。

结语

由于佛教宗教师专业在北美,到目前为止,仍然是个崭新的领域,除了专业社服实践,有待逐步完善之外,其在调和自身佛学与北美原有实践神学理论的同时,也尚处在摸索、和初级发展阶段,同时也面临著同本地宗教、文化、习俗磨合的挑战和考验。在所有目前已知的挑战和考验中,最为迫切的,要属如何从“佛学” 理论体系内,建立佛教宗教师自身行业行持规范,并从学术理论架构、和系统操作两方面,替换原有神学理论建构,对佛教宗教师在北美专业社服框架的影响,以分清佛学与神学的不同,及两者之间在概念、理论、和实践上的差别,从而在本质上确立自身佛教实践、及专业社会服务的 “佛学” 理论依据。

从已知的北美佛教宗教师专业社服领域来观察,学术上,目前仍然偏重临床医疗佛教宗教师的理论架构、缺乏对其他领域的综合性研究。在这种情况下,解构神学与佛学同异对此系统刻下和未来的影响、建构性地对佛教宗教师各个领域做出整体而有规划地研究、探讨,也就显的意义重大,且将对这一领域未来的学术发展、和理论建构、社会服务实践开发,做出推进性地贡献。从学术、与理论、实践结合、及可行性的角度而言,目前做这项研究,有较大的局限性,以目前学术方面,就有关佛教宗教师的可用资料,非常的有限,并且在反映事物现象本质核心的概念基础上,亦无法就已知文献,做出前瞻实质、及系统理论建构的可能。

有鉴于此,北美佛教宗教师的研究,可采用质量(Qualitative Study)研究法、和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研究模式进行。从已知的神学和佛学经典资料,现有北美已出版、或发表的有关佛教宗教师文献的基础上建立理论,并通过个人亲身深入系统观察、实践,设立问卷调查,收集面试资料,在反映事物现象本质核心的概念基础上,前瞻实质、及系统理论建构。如上所述,研究范畴可涵括如下:(1)分析研究西方应用神学理论架构(主要以常见的四种应用神学理论)下之宗教师情怀及社会服务精神;以及神学理论如何对北美佛教宗教师社服实践方面产生影响;(2)分析刻下佛教宗教师在北美提供社服时所依据不同的传统 “佛学” 理论基础, 及其与原有西方神学理论关系;(3)从佛教、特别是汉传佛教原有经典所述大乘菩萨道精神的理论架构,及近代太虚大师所阐述的 “人间佛教” 理论基础上,分析出佛学与神学在佛教宗教师领域的区别,从而建立佛教宗教师自身 “佛学” 专业社服系统;(4)讨论、分析北美宗教师行业行为规范准则(Chaplain Code of Ethics)、佛教宗教师,以 “佛学” 为基础,在不同领域进行之社服(比如军队,医院,大学,企业等领域),及其专业精神、以检验佛学理论依据在实践专业社服方面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ACMHE. (Summer, 2015). The association for contemplative mind in higher education.  Retrieved on April 8, 2018 from
http://contemplativemind.org/files/newsletters/2015_Summer_ACMHE_Newsletter.pdf
Block, Jennifer. (2012). Chaplaincy: A Brief Introduction for the called or curious. Strived on April 8, 2018 from
http://jenniferblock.org/jboprod/wpcontent/uploads/2012/07/Chaplaincy-A-Brief-Intro.pdf
Block, Jennifer. (2012). Toward a definition of Buddhist chaplaincy. in C. A. Giles & W. A. Miller (Eds.), The arts of contemplative care: Pioneering voices in Buddhist chaplaincy and pastoral work(pp. 3–7).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Board of Chaplaincy Certification. (BCCI). Equivalency issues for Buddhist candidates for board certification through the Board of Chaplaincy Certification Inc. A white paper. http://bcci.professionalchaplains.org/files/equivalency_forms/buddhist_bcc_white_paper_equivalencies.pdf
Bunting, Ian D. (1980). Practical theology and pastoral training. Evangelical Review of  Theology, 4 (2),p.116-122. Retrieved on April 8, 2018 from https://pdfs.semanticscholar.org/897d/ee7e7b625eb50a13506e8508a8187de88124.pdf
Cadge, W. (2012). Paging God religion in the halls of medicine. Chicago: 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Campbell, Alastair V. (1972). Is practical theology possible? Scottish Journal of Theology, 25(2),pp.217-227.  doi: 10.1017/S0036930600027988
Clarke, Stephen. (2015). Kalamitra: A Buddhist approach to pastoral counseling.
in Elizabeth A. Maynard and Jill L. Snodgrass (Eds.), Understanding Pastoral Counseling(pp.275-289). New York: Springer.
Fisher, Danny. (2013). Benefit beings!: The Buddhist guide to professional chaplaincy. America: Off the Cushion Books.
Fowler, James W. (1987). Faith development and pastoral care. Philadelphia: Fortress Press.
Gill, Robin. (1977). The future of practical theology. Theological Investigations, 56(1), pp.17-22. doi: 10.1080/13520806.1977.11759344
Giles, C. A., & Miller, W. A. eds. (2012). The arts of contemplative care: Pioneering voices in Buddhist chaplaincy and pastoral work.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Hickey, W. S. (2012). Meditation is not enough. in C. A. Giles & W. A. Miller (Eds.), The arts of contemplative care: Pioneering voices in Buddhist chaplaincy and pastoral work(pp. 17–26).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Kinst, D. J. (2012). Cultivating an appropriate response: Educational foundations for Buddhist chaplains and pastoral care providers. In C. A. Giles & W. A. Miller (Eds.), The arts of contemplative care: Pioneering voices in Buddhist chaplaincy and pastoral work(pp. 9–16).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Kilts, Thomas. (Fall, 2008). A vajrayana Buddhist perspective on ministry training. The Journal of Pastoral Care & Counseling,62(3), pp.273-281.
New York Zen Center for Contemplative Care. (2018). Professional chaplaincy training. Strived on April 9, 2018 from
https://zencare.org/contemplative-care-training-program/professional-cpe-buddhist-chaplaincy-training/
Paget, Naomi K., & McCormack, Janet R. (2006). The work of the chaplain. PA: Judson Press.
Power, M. (2012). Buddhist chaplaincy in a Christian context. in C. A. Giles & W. A. Miller (Eds.), The arts of contemplative care: Pioneering voices in Buddhist chaplaincy and pastoral work(pp. 63–71). Boston: Wisdom Publications.
Simmer-Brown, Judith. (2013). Listening dangerously: dialogue training as contemplative Pedagogy. Buddhist-Christian Studies, 33, pp.33-40
Todd, A. (2011). Responding to diversity: Chaplaincy in a multi-faith context. in M. Threlfall-Holmes & M. Newitt (Eds.), Being a chaplain(pp. 89–102). London: SPCK.
VandeCreek, Larry., & Burton, Laurel. (2001). Professional chaplaincy:  Its role and importance in healthcare. The Journal of Pastoral Care, 55 (1), pp.81-97. Strived on April 9, 2018 from http://www.healthcarechaplaincy.org/userimages/professional-chaplaincy-its-role-and-importance-in-healthcare.pdf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