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曾文:华严法界圆融思想在当代文明建设中的意义
- 杨曾文,山东省即墨县人,佛教史学者
-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佛教研究室主任
- 196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任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
前言
当代世界处于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的形势。连年存在的局部地区战乱、严重危及普通民众的恐怖袭击、粮食安全和危机、资源日益短缺、环境污染加剧、气候变化、疾病流行等等,促使更多的人们认识到人类处在命运密切相关的国际环境;认识到各国人民只有协商、友好合作,才有可能应对面临的共同挑战;只有各国相互尊重、和平相处,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才有可能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实现人类期望已久的梦想。
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
坚持和平发展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恪守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坚定不移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
此后,在2018年3月通过的新修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载入中国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应当说,阐释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当代世界文明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回顾中国以儒家为主以佛道二教为辅的传统文化体系,在铸造民族共同心理、民族共同体意识、道德价值取向和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传统文化典籍中多有“天下为家”或“四海为家,万物一体”、“协和万邦”、“以和为贵”、“和合”等思想的记述,反映了中华民族深切的“天下”情怀、人类协调同体的意识。
在中国佛教中也有很多意蕴深刻的论述、思想,如适当地加以现代诠释,对促进当代世界文明建设,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积极意义。这里仅对中国华严宗“法界圆融”的思想试作现代诠释,并对这一思想在当代文明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积极意义提出自己的见解。
| 华严宗“法界”所具有的宇宙总体、普遍性基础的意义
(澄观法师)
唐代华严宗法藏(643-712)、澄观(738-839)直至宗密(780-841)在对“法界”含义的解释中,特别强调它所具有的世界本体、本原的意义,称这种场合的法界为“法性”、“真如”和“一心法界”、“一真法界”、“理”等;说它具有“随缘”和“不变”的本性。由于随缘,所以显现为万物,形成重重无尽的圆融无碍的缘起世界;由于不变,则虽显现为万物,然而体现在万物之中的清净空寂的自性不变。唯其如此,它才能成为万法缘起的根本依据。这样,宇宙一切无非是所谓真如法界的显现。从特定意义上说,法界既是世界的总体,又是世界普遍性的基础。
自古以来,各国哲学家对世界的本质、本原有种种说法,或认为是物质的,或认为是精神的,在它们内部又有种种不同的解释。然而大体说来,人们都承认,在世界形形色色的事物的背后具有共同的本质,千差万别的现象具有普遍性的基础。以此为前提,才提出世界具有统一性的,万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发展是无限的观点。
华严宗是以其独特“法界圆融”的理论来表达这种思想的。
|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法界——事物普遍联系、互相依存
华严宗的法界理论中的的“理”,原是指法性、真如,也称一真法界或一心法界,认为它作为世界本体、本原,从根本上来说是不能通过语言文字表达的,然而在现实世界又必须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述。
华严宗所说“法界”从总的方面来分,有“理”的法界和“事”的法界。理是法界之“体”(本体),事是法界之“相”(表相)与“用”(作用),二者互为依托,相即不二。从现代哲学概念来分析,理具有本质、一般、普遍性、统一性、同一性等含义;而所谓“事”,则具有现象、个别、特殊性、差别性、特异性等含义。法藏对五种法界(有为、无为、亦有为亦无为、非有为非无为、无障碍)的论述,虽与澄观对四种法界(事、理、理事无碍、事事无碍)的论述有表述方式、词语的不同,然而皆强调理与事,事与事之间的互相沟通,互相渗透,互相圆融的关系;在强调世界万物共同的本质是通过千差万别的具体事物和现象表现出来的同时,又强调在形形色色的事物和现象的背后皆存在共同的本质。简单地说,所谓一般、普遍性、统一性、同一性等,与个别、特殊性、差别性、特异性等是互相依存的,前者存在于后者之中,后者体现前者,二者彼此融通,因时因地(因缘)互相转化。世界万有是五光十色的,充满差异和矛盾的,同时又处在彼此密切联系,互相融通的网络之中,从整体上看是统一的和谐的。华严宗是用这种理论来向人们表明烦恼与解脱、佛与众生、净土彼岸与世俗此岸之间彼此融通,不存在不可超越的鸿沟,给追求觉解脱的人们以信心。
然而这种宗教理论之中所包含的哲理是极为深刻的,已经超出了宗教原有的意义。
| 华严法界圆融思想对当代文明建设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现在,人类在发展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等方面已经取得空前的进步,世界经济联成一体,高度发展的信息网络科技,使各国人民之间的科学文化交流可以不间断地进行,预示人类文明将迈入更高的水平。国际社会已从两极对立的冷战时代进入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极化时代。面临人类共同的危机和广大民众希望安定、和平发展的强烈愿望,促使越来越多的国家首脑和政治家、有识之士认识到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只有实现和平共处、合作共赢才能取得共同发展,因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越来越成为各国人民的理想追求,成为当代人类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在这种国际形势下,笔者认为发扬东方文化中的整体综合的思维模式,继承和发扬儒家的“天下一家”、“以和为贵”和“和合”的精神,提倡华严宗以及佛教其他宗派教义理论中的法界圆融思想,在处理国与国、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谐调自身与心灵的关系当中,乃至在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中,是可以发挥积极作用的。
(一)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应休戚与共、和平共处
国家有大小、先进后进之别;有政治制度不同,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的差异;各个民族有各自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然而任何国家、民族都是全球人类大家庭的成员,在共同面对的大自然、生物界、动物界面前,在发展文教和科学技术,推动世界经济的提高,维护自然界良性循环和生态平衡,改善全人类的生存环境等方面,有着共同的利益。国与国,民族与民族,地区与地区,应当在保持各自的个性、特殊性,坚持互相尊重和必要的原则的同时,培植和提高人类共同体意识,强调彼此的共性、统一性,推进彼此和平协作、会通圆融,防止彼此发生冲突和战争,以有利于达到共同的发展和提高。
(二)建立人与自然之间新的平衡和谐的关系
人是高级动物,是“万物之灵”,然而从根本说来人是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与自然谐调、平衡才能生存和持续发展。“天人合一”曾是中国乃至整个东方世界处理人与自然界关系的理想境界。然而过去人们过于强调“胜天”、“征服自然”,特别是进入近代以来,随着利用越来越高的科技手段大规模发展工农业,不加节制地开发自然,挥霍自然物资,导致人与自然界之间失去平衡,出现环境日益污染,臭氧层破坏,自然物资和淡水面临匮乏,气候反常,一些动植物灭种,新的疾病相继发生……。
现在是到了特别强调人与自然一致、合一的方面的时候了。套用华严宗的理事、事事圆融的说法,可以说自然即人,人即自然,人与自然本来应当和谐、圆融无碍的。人类应当将自然界看作与自己的生存和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伙伴,共同携手予以关心爱护,在利用先进科技开发自然的同时,也用先进科技保护自然,做到在保护中加以开发,在开发中予以保护,建立人与自然界之间新的良性循环和平衡局面,以利于人类在新世纪的共同发展和进步。
(三)以宽容、仁爱、慈善、互利共赢精神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
人与人、国与国的关系虽受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制约,然而各国人民从主观上应当抱有“四海一家”、同胞兄弟那样的情怀,处理好国际关系和人际关系。
为什么呢?各国人民虽有民族血缘的差别,而且所处环境、地位和从事的职业不同,但都是“万物之灵”的人,都是“地球村”的成员,在发展人类共同文明,发展经济、科技文化和维护人类和平安定等方面有共同的利益。中国古代儒家有“仁”、“爱人”、“仁恕”、“天下为家”以及“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古训,体现着人类宝贵的仁义、博爱精神。佛教的四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慈悲等思想与这种精神是一致的。
(四摄法)
在世界各国、在同一个国家的社会中,虽然国与国,人与人、不同阶层的集团之间存在某些利害关系,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冲突,但冷静地加以考虑,各国之间、民族之间,乃至同一国家人民之间,彼此毕竟还有共同的根本利益所在。在当代,应当特别提倡摒弃“零和思维”,提倡彼此宽容、互相妥协,通过互谅互让的方式化解矛盾或冲突,以达到的互利共赢的结果。站在人类协同一体、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愿望的立场上,可以说人人是我,我是人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完全可以做到国与国,人与人彼此友好相处,达到圆融无碍的境界。
(四)以空寂无为、“少欲知足”精神协调身、心,达到内外和谐
中国古代儒家、道家和佛教都重视身与心的关系问题,认为这是确立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的基础。
“身”是指人的自身表现,包括行为、言语;“心”是指人内在的精神,包括意识、思想、意念等。儒家提倡内省“慎独”、“诚其意,正其心,修其身”,然后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家提倡清心寡欲,认为在主观意识上应当仿效“道”的“无为”,然后可以无所不为。小乘佛教以“贪嗔痴”为引发一切烦恼的根源三毒,主张通过正确的修行(八正道)加以断除。大乘佛教或强调空,或强调唯识,或讲中道不二,并且着重心性修养,如《维摩经·佛国品》所说:“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华严经》)
华严宗依据《华严经》,主张“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认为个人的本心(自性)与佛的法身相通,称之为法性、佛性、真心或理,可以显现为世界万有。华严宗的解脱论以观想法界缘起为中心,以体悟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法界为最高境界。澄观在《华严法界玄镜》引后秦僧肇的《不真空论》所说:“圣远乎哉?体之则神”,意为体悟法性真空之理即可成佛(圣)。何为“成佛”?“心智契合”,身心一如,可以解释为断除一切烦恼的至高精神境界。
在科技、经济高度发展的现代社会,人与人之间关係比较疏远。人们每天从事繁忙紧张的工作,并且经常面临来自社会、工作或家庭生活的种种困扰和挑战。人们的愿望、理想、追求不可能完全实现,甚至有时还会遭遇意想不到的灾难、打击或损失,从而使人的心境失去平衡,产生种种烦恼和不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精神上排解苦恼,使心灵得到宁静和净化?可以借鉴的方法有很多,其中之一可以用佛教“诸法性空”、“自性空寂”、“少欲知足”等思想来断除贪爱、追求以及由此带来的一切烦恼。人们如果能认识世上一切名利、地位以及个人的境遇环境不过是在一定的因缘下才得以存在,体悟到一切皆空的道理,便可以使心平静下来,做到如同《般若心经》所说的那样“心无罣碍”,从而达到身心平衡,内外圆融。
儒、释、道三教皆属于悠久灿烂的东方文明,富有深刻内涵和强盛生命力。随着东方民族的振兴和在世界舞台上担当重要角色,可以期待东方文明可以在建设当代人类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实践中发挥重大作用。
这里应当强调的是:无论是东方文明,还是西方文明,以及在这两大文明体系中的各种文化形态,都是经受了悠久历史长河的考验,凝聚了世界历代人类智慧的宝贵财富,在当代人类面临新的全面发展和回应各种挑战的情况下,在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源流中,都可以做出积极的贡献。虽然东西方文明体系之间,各种文化形态之间,难免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乃至冲突,但它们既然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便存在能够互相沟通和融合的共同基础。对此,我们应当抱有坚定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