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 李向平:全球化视野中汉传佛教的新媒体传播方式
不能否认,新媒体为佛法的传播和普及提供了快速而有效的新途径,更在新媒体的强互动性的影响下,逐渐消除了佛教与人们之间的疏离感。这是佛教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新时代,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佛教在当下的传播环境下既没有固定的资金支持和良好的传媒环境平台、也没有强大的政府背景作为后盾,但却克服了种种不利的条件,通过各种传播路径取得了不俗的传播效果,原因何在?
佛教又将如何利用现有的传播工具和传播方式在现有的社会环境下使得佛教取得更科学、也更为广泛的传播效果,让更多的人认识和理解佛教,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试图针对佛教在现代社会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效果进行探析,总结出新媒体佛教传播方式所能够呈现的全球化特征与时代意义。
传统佛教的传播方法
早期的佛教通常以口耳相传、面对面的讲经布道为主,随着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佛教教义才被抄译或撰写成佛经得以广泛传播。
那时,佛教造像、洞窟壁画也是佛法传播的重要媒介。佛教造像主要是通过塑造佛菩萨外在庄严的相好,体现佛菩萨人格的完美、精神的慈悲、智慧的超群,广大信众在礼拜佛菩萨造像的同时摄受了佛法。
口耳相传曾经体现出了极大的传播优势,为佛教在中国初期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传统佛教的这种口耳相传方式,不需要通过当时高成本的传播媒介如竹简、锦帛等,张口即到,又简便又快捷。
同时,口耳相传的佛教教义,对于听众来说没有沟通上的障碍和隔膜,每个人都能够自如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而且经过口语化解读的佛法教义,更容易被听众理解从而皈依信仰。特别是个性化和生动性,是佛法口耳传播最直接、最方便的传播特点与最大优点。
在佛教的流转过程中,佛教僧侣在与受众面对面交流之际,他们可以将其领悟的佛法教义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利用个人的音调、节奏、反复、手势等手段“旁敲侧击”,使得受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还完成了把佛法教义内化为自身信仰的个体化行为。
但是,口耳相传的传播模式虽然具有以上的这些优势,但也存在不少缺陷。口耳相传存在严格的空间限制,受众面较窄,因此信息不能在短期内被有效地、迅速地扩散,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佛教传播的速度和范围。
另外,口耳相传的质量完全取决于信息传播者本身对信息内容的理解与处理,会表现出较大的个体差异性,于是在传播过程中会常常发生变异的现象。正因如此,佛教在中国传播的起始年代才会产生那么多种分歧,以及导致了佛教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宗派与教义。
东汉元兴元年(105年),蔡伦改进了造纸术,纸张逐渐取代了之前的书写工具——竹简和锦帛。又因为当时纸张的价格不高,兴起了佛教经典的大规模抄译,使得“佛教经典的翻译,长期以来成为中国佛教传播运动的中心事业”。
这种通过翻译与抄写进行的文字传播,打破了先前口耳相传的时空界限,让异时、异地的佛教传播成为可能,大大提高了佛法传播的广度。而且文字与语言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它使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使语言有形和得以保存,所以使得佛教传播具备了更高的保存性、可靠性和规模性。
但此时还没有达到大众传播的层面,因为抄译佛经需要依赖朝廷的支持以组织大量人力,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
到了北宋庆历年间,平民发明家毕升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大大提高了印刷速度,并且以其耗工少、成本低、产量大、形式统一等优势使得佛教传播活动不需要再依赖朝廷王权,由此开启了佛教传播的印刷时代——佛教经典得以空前规模地复制,并在民众之间广泛传播。
书写印刷媒介以规范的文字符号作为佛教教义的信息载体,由此,信众对于佛教的理解不再只是基于口耳相传的盲目感知,而是通过字里行间对其进行理性的感悟。
但是,通过书写印刷来传播佛教教义也并非十全十美:其一,书面的信息量是非常有限的,难以进行海量信息的即时传播;其二,文字传播是单向性的,人们不能够多维度地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从而制约了人们对佛教教义的理解。
回顾从口耳相传的口语传播到书写印刷、文字传播的佛教传播史,传播媒介起到的历史性杠杆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口耳相传与书写印刷,作为历史上最有效的传播媒介,主导着佛教传播近两千年,一直到21世纪新媒体的出现才被打破。
依托新媒体的佛教传播方式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现代社会,不同的宗教都在运用不同的传播方式积极地与大众分享文化信仰。
那么,佛教在这个信息时代又应该如何弘扬佛法?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做到既能保持佛教原有的精神,又能够体现时代性,让社会上不同层次的人都容易接受,就必须以民众容易接受的形式存在。
近几年来,佛教传播已经积极地顺应现代化趋势,借助一系列现代生活方式以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对教义、教规和佛学理念进行传播。新媒体传播正是当代佛教传播渠道中一种新兴的手段,也是诸多种手段中最重要的一种。
这种新的传播手段和媒介形态消除了时空的约束,为信息时代下的佛教传播提供了新的机遇。
与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更加注重即时性、互动性、人性化、个性化,于是,当代佛教传播也呈现出和历史上的传播迥异的形貌:佛教网站、佛教论坛、法师的微博和博客、佛教用品网店等等风靡一时;在日常生活中,佛教寺庙已经拥有各种现代化的传播方式,各种家用电器出现在寺庙之中,通过音像和电子产品传播佛教文化早已不是新鲜之事——这些都无不显示出佛教文化与新媒体技术的合而为一。
寺庙里的僧人在诵读佛经、向广大信徒传经布道时,也会使用一些较为先进的传播工具,如:音频或视频播放器、投影仪等,通过影像资料来弘扬佛学、佛法;亦或是通过电子邮件方的式传播佛书、佛典,不同于以往仅仅限制于口授的面对面交流和纸质经书的散布,大大扩展了佛教传播的途径。
与新媒体传播本身具有的优势一样,佛教的新媒体传播同样具有即时性、互动性、人性化、个性化等优势。
佛教文化在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削弱了口传经文的枯燥,打破了书面文字的单调,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传播形式融为一体,产生视觉、听觉、触觉“三维”效应的立体传播效果,将佛教文化更多元地展现给受众,也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
同时,作为佛教传播一直以来最重要的手段,人际传播在与现代传播方式结合后发挥出更强的传播效果,“网络媒体+舆论领袖”的组合模式使得当代佛教传播获得了比以往更强的影响力。
在2008年的联合国庆祝卫塞节大会上,与会代表取得共识:网络的发展已经成为佛教僧侣和信众之间、僧侣和非信众之间、信众和信众之间、信众和非信众之间交流思想、对话、搜集资料、查询信息、开展网络教学等方面的重要工具。佛教渐进进入现代社会信息流动的前沿。
毫无疑问,网络不仅为佛法教义的普及提供了最快捷、最有效的新渠道,而且由于网络的互动性几乎消除了人们和佛教之间的距离,为理解佛法教义提供了最为殊胜的发展环境和传播手段。网络传播的种种优势逐渐破除了口语传播和文字传播的约束,成为佛教生活的中心。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佛教在当代的传播和以往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佛教并没有堙没在现代化浪潮中,仍然在现代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各类官方或非官方的佛教网站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兴起也开始逐步建立起来,传播各种与佛教相关的知识和资源,还可以通过网站发布各种佛教活动的信息,可以说,佛教的网络传播在其当代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同时出现了大量的“虚拟教堂”、“虚拟寺庙”、“虚拟道场”。
除了佛教网站之外,博客也是网络传播中较为常用的一种手段。2000年博客进入中国到2005年国内各门户网站如新浪、搜狐纷纷加入博客阵营,博客开始“大行其道”,一些论坛性质的网站以及小型的地区性网站也都开放了自己的博客交流平台,博客的使用者数量大幅度攀升,佛教界人士当然也不能被潮流“拒之门外”:各大法师们在他们的博客上发表对佛教教义、佛教文化的独到见解, 成为大众交流佛教思想的平台——这又是一种崭新的传播渠道,是法师们和佛教信众的点对面传播。
正在纯粹自由的新媒体话语环境下,佛教博客作为“草根化”的传播平台,体现了佛教“众生平等”的义理,它打破了以往法师单独讲道的局面,赋予了信众表达见解的权利,双方皆以平等的姿态在虚拟世界中展开对佛教思想的交流与互动,使得传播者有机会听到受众的声音,很符合当下社会追求平等的价值观念。
佛教借助博客这个媒介平台,扩大了传播渠道,不仅仅产生了巨大的传播效果,也推动了佛教自身的传播现代化。
在眼球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 缺乏大众的关注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缺乏影响力。佛教的网络传播时常与公众事件相连,通过一系列炒得沸沸扬扬的公众事件,佛教常常成为大众的热点关注,一些公共事件都不大不小地引发了社会对佛教问题的关注, 也成为当代佛教传播的一种另类表现。
历史上,汉传“佛教与商业有天然的联系。佛教传入中国是中印两国物质交流的的结果。物质交流与总结传播互相促进,这从另一个侧面揭示了佛教在中国经久不衰的奥秘。”
英文“佛教网”(Buddhanet)总监,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的帕雅哇惹(Pannyavaro,2009)法师说,在当今世界里,新的信息科技要求我们不仅要以一种新的方式来传播和弘扬佛法,更要以一种新的方式来聚合网上学佛社群、提供给社会大众一种新的社会价值和精神食粮。
赵朴初曾经对佛教网络化做出了高度评价:“千灯互照、光光交彻”。对于当代的佛教传播,应该充分利用网络传播的优势,让佛陀的圆满教法于“一多互摄、重重五尽之因陀罗网”中,使更多人获益。
就佛教而言,具有网络传播特征的佛教信仰群体,学者发现他们整体素质相当高,以中青年男性居多,积极倡导素食和放生等慈善工作,并以净土法门的践行者最多。
也有研究从基督教网络的工具空间、组织形态、网络移民、宗教权威、宗教虔诚、宗教修辞等若干方面回顾了西方基督教网络传播态势的研究,认为权力、权威和控制问题已经影响到宗教团体的核心利益与价值,在线活动在信仰和实践上挑战着传统宗教。
一个明显的事实是,网络宗教加强了信徒的宗教性水平,网络化逻辑下宗教所实现的电子物质化过程,和作为人的天性的宗教性遇到适宜环境后成为人的“第二伦理语系”两方面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
尤其是当前基督宗教的网络传播修辞策略,认为当前的网络的修辞策略有助于教会大规模地弘扬信仰,借助宗教的道德指导,网络也能克服自身无序状态的弊端。
对此现象,基督教界曾经认为,这种独特的传播能力来自于它的核心传播思想:“肉身即媒介”,网络传播中传受双方的身体并不同时在场,这与“肉身即媒介”的传播思想相背离,有关基督教徒是否应该使用新媒体传播教义的争论也层出不穷。
而对于佛教借助于网络传播的新型传播方式,同样也给佛教的存在与发展提出了不少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当代佛教多元传播的全球化特征
佛教源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印度,西汉时期传入中国,经历朝代更替,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碰撞和交融,最终形成了独特的汉传佛教文化,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儒释道之一。
这样一种文化,在历史和当今社会中的影响都不可小觑,并且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革新,人们接触和了解佛教的渠道日益增多、方式也日益快捷——媒体利用自身的功能,促进了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
六祖慧能大师有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佛教思想亲世近俗的先天属性,使其在现代社会中获得了长足发展。佛教现代化的原则,也正是基于其融合力的优良基因,在传播过程中既契合佛法的根本真理,又能符合当今时代之机宜。
除非佛教甘愿被时代“边缘化”,不然在任何时代,都需要充分把握当时的机宜并加以利用,找到最适应时代要求又契合佛教教理的传播途径。
在这样一个科学化的全球性时代,传统的神道设教为特征的“神本”宗教已受到严重挑战,现代人的信用危机日渐严重。而佛教作为建立在“觉性”基础上的“人本”宗教,正可将其宗教形式下内蕴的觉悟解脱之法明白地发扬出来。
佛教现代化,乃是在现时代展现佛法真义、具有续佛慧命之重要意义的伟业。佛教的现代化就是要把佛法中的普遍真理,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以现代的方式阐述出来从而使大众接受佛教思想。
纵观佛教传播史,佛教的传播手段由古至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传播渠道的多样性和现代化吸引了更多的有缘众生,但在现代社会的商业化的感染下,过去作为僧团居住和修学场所的很多寺院出现了旅游景点化的趋势,导致很多景区寺院把从旅游接待中赢利作为主要业务,越来越少的精力放在教化或参禅之类的“正命”事业上,忽视了信众或是社会普通民众对佛法教理的真正需求。如此这般,应当引起我们的反思。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快、压力大,人们渴望获得心灵上的安慰和解放,在现代化浪潮中,如何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关注人的内心问题,是佛教弘法的根本。
佛法教义的根本真理就是要摆脱人的苦恼、获得解脱,如果撇开注重人的精神需求这个本质,佛教的现代化就会迷失方向。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它们通过精神传输的习惯予以电子物质化,它们的威力就会倍增:电子传教士与互动式基本教义派比起那种遥远的、具有领袖魅力的面对面传输方式,在我们的社会中是更有效率、更具穿透性的教化与传播形式。
传播过程中最基本的要素分别为:传播者、信息和受众。
早期在传播方面的一个口语化模式是由著名美国政治学家拉斯韦尔于1948年在他发表的《传播的社会职能和结构》论文中提出的为大家所熟知的“5W”模式:谁(Who)、说了什么(Says What)、通过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对谁说的(To Whom)、产生了什么效果(With What Effect)。
这个模式含括了传播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也意味着同一信息的传播方式不只一种。通过这个传播范式理论,我们可以这样解释“佛教传播”:佛法的现代传播者把佛教的教义、教规和价值理念,通过各种传播渠道传播给大众,从而使他们普遍接受佛教思想的信仰与观念。
然而,处于任何时代、利用任何手段的佛教传播都不会违背这个目标:利用传媒技术进步最大化和最优化佛教的积极功能,最小化和最弱化佛教的消极功能,以更易为人民所接受的形式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扩大受众范围,立足现实,以佛法指导人们的生活,建设人间净土。
这样扬长避短、契理契机的传播方式也将使佛教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更快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总之,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佛教传播提供了与以往大不相同的传播渠道,可以说是为其带来了新的机遇。每一种新媒体都拥有不同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的庞大用户群,并催生出新的文化生态,这无疑有助于让散而杂的受众个体形成对信仰的认同感,高效地进行沟通与分享。
特别是借助于新媒体而进行传播的宗教,或许还会成为一种新宗教发展形式,同时也会给当代新媒体的变革,提供一种新的发展维度、甚至是具有信仰特征的新型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