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 李四龙:宗风与祖道 ——略论丛林教育的内涵与使命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四龙向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提交论文

  •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教授李四龙
  • 北京大学佛学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副院长

  引 言  

当前中国的佛学院建设,常有一句话挂在嘴边,“学院丛林化”或“学修一体化”。然而,什么是传统的丛林教育?其实,这是颇难说清的问题。丛林教育,狭义的理解,是指禅宗寺院的僧教育。尽管现在的寺院格局、修持方式基本上是延续明清佛教,但本文在论及丛林教育时,并不局限于明清时期的寺院教育,而是泛指传统的佛学教育。

历史上的祖庭在当前的佛教寺院里具有较高的威望,它们的丛林教育较有特色,传统的因素相对较多。本文从“祖庭”这一概念说起,探讨丛林教育的内涵与变迁,以弘扬宗风、振兴祖道作为丛林教育的核心使命。

 |  “祖庭”以弘法或教育为本,有宗风有祖道

“祖庭”一词最早的使用是在禅宗内部,以北宋大观年间(1107-1110年)编成的《祖庭事苑》为代表,后来逐渐延伸到各宗各派。当代有关“祖庭文化”的讨论,亦是始于禅宗。汉传佛教各宗各派祖师的著作、思想以及相关的造像、仪轨、制度,乃至建筑、茶道、书法、绘画、文学、音乐等文化,都是“祖庭文化”的内容。

(魏道儒先生)

 具备什么条件的寺院,在历史上或现实中有可能被称为“祖庭”?魏道儒先生主张从“宗派”、“祖师”和“寺院”三个方面确定“祖庭”概念。他说,“中国汉传佛教‘祖庭’,从广义上讲,是指与被奉为八个宗派所有祖师(包括‘正祖’和‘支祖’)有关的重要寺院;从狭义上讲,是指与被奉为八个宗派‘正祖’祖师有关的重要寺院。”也就是说,祖庭必然归属于某个汉传佛教宗派,与一位或多位祖师有关。之所以成为祖庭的关键要素,是祖师在思想创新、组织制度、弘法实践、法脉传承等方面具有持久的影响力,或是开创性的祖师,或是宗派中兴或海外传播的关键人物。祖庭在弘扬佛法方面做出了里程碑式的重要贡献,在信徒中间具有重要而持久的影响力,其核心功能是弘法或佛学教育。祖师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祖庭持久影响力直接来自于祖师的宗教感染力与思想影响力。

祖师的魅力

首先表现为独具感染力的教学方式,能有效地把握点拨度人的机缘。这在禅宗,被称为“宗风”。而在这样的教授过程中,所要传达的则是一代又一代传承不已的心法,又被称为“祖道”。所以,笼统地说,“宗风”是禅师接引众生的教学方式,不仅包括独特的说话方式,也包括非语言的行为方式;“祖道”则是潜藏于这些宗风的、源自释迦佛祖并由历代祖师发扬光大的思想或心法。在现有的各类佛学辞典里,关于“宗风”的解释十分简略。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譬如,丁福保《佛学大辞典》的解释是:“一宗之风仪也。禅宗特称宗师家宗乘举扬之风仪曰宗风,犹言‘家风’、‘禅风’等。若就宗师家一人之风仪而云,如称‘云门宗风、德山宗风’等是也。又祖师禅风相承,为其宗独特之流仪,亦曰宗风。如‘临济宗风、曹洞宗风’是也。”在此,“宗风”之“宗”是指禅宗或宗门,“风”是指“风仪”,《佛光大辞典》将之解释为“风貌”,个别辞典还解释为“风化”。综合而言,“宗风”是指禅宗的教学方式。各佛学辞典关于“祖道”的解释更是出奇的简略,仅四个字,“祖师之道”。这个过于简略的解释并不准确,既没有说明具体的内涵,也没有提及释迦佛祖与历代祖师的关系。依据对多部汉文大藏经的电子检索,宗风、祖道,是两个高频出现的词汇。尽管出现这两个词汇的语录、公案涉及唐代禅师,但它们的编撰年代全在宋代以后。

(天台宗灌顶)

早在南北朝末期,儒家的宗法思想被引入到佛教的法脉传承。《付法藏因缘传》讲述释迦牟尼之后从迦叶到师子23代付法的故事,天台宗灌顶(561-632)在整理《摩诃止观》时引述这部史传,称“龙树是高祖师”。以宗法关系理解法脉传承,后来在佛教各宗派成为普遍的现象,尤其是禅宗,全以“祖师”称谓传法谱系上的历代禅师。宋元时期编撰的佛教史书,如《传法正宗记》《佛祖统纪》《佛祖历代通载》,充斥着儒家的宗法观念。释迦牟尼被当作“远祖”或“始祖”,后来的祖师则被当作“近祖”。所以,“祖道”指释迦佛的思想或心法,也包括历代祖师的思想或心法,在佛教典籍里还有“祖意”、“祖令”等不同说法。契嵩说,“能仁氏之垂教,必以禅为其宗,而佛为其祖。祖者乃其教之大范,宗者乃其教之大统。”这是后来通用的理解,“宗”指禅宗,所谓“宗门”,与“教门”相对,“宗风”是禅宗内部各派的家风,如“菏泽宗风”、“临济宗风”等说法。但实际上,被归入“教门”的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把自己的佛法概括为“教观总持”、“禅教一致”,经典与禅修同等重视,乃至净土宗也说自己有“弥陀教观”(语见《乐邦文类》)。所以,“宗风”的实际用法并不专指禅宗,而是遍及诸宗。宋代天台宗典籍如《四明尊者教行录》《佛祖统纪》等,多次出现“宗风”一词,甚至有“白莲宗风”的说法。

祖道”具体是指什么呢?

“道”首先应指道法,祖道即佛道,就是释迦牟尼所传的“一味法”,也就是“佛法”。因此,佛教诸宗对“祖道”的理解应该没有分歧

但如何理解“佛法”?

尤其是关于“了义”或“圆教”,汉传佛教各宗派各有自己的理解,歧义迭出。

(六祖慧能)

若就禅宗而言,他们的祖道是六祖慧能(638-713)所说的“顿悟见性”,即是禅宗自己的宗统。祖道与宗统,在各自的宗派里实则相通不二;但在各派宗师那里,又有教学方法的差异。如果还原到中国儒家宗法社会的大背景里,祖与宗的连用,在儒家礼法里特别常见,分别代表两种不同层级的祭祀,表示尊崇:祖的祭祀对象是远祖,宗的祭祀对象是近祖。“祖宗”连用,表示历祖历宗,但有远近之别。《梁高僧传》有“祖”与“宗”连用的例子:“祖述四含,宗轨三藏。”以四《阿含》为远源,以三藏为近流。北宋僧人直接以“祖宗”连用,称呼历代祖师。祖、宗,常被直接演变为“祖师”、“宗师”。所谓“宗风”,亦被理解为“宗师之风”,是对“宗门之风”更具体的描述。宗风虽被赋予灵活、生动的多样性,但归根结蒂,与祖道并无二致,两者在各自的宗派里具有统一性。

“祖道”在禅宗公案里还有一种常见的用法:“道”是“说”的意思,如“六祖道”、“马祖道”,所说的内容是祖师的语录。严格地说,这种用法的“祖道”并不是我们所要讨论的概念,但这种用法建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祖道”(宗统)与具体表现出的“宗风”之间的联系。不同的祖师有不同的说话方式,并有不同的肢体语言去接引弟子。这些祖师之间各不相同的宗风,反映了他们对根本佛法“不一不异”的领悟。若以佛祖论“祖道”,即使是不同宗派的祖师,祖道是一;若以诸宗祖师论“祖道”,各宗各派各有祖道,各有心法,与作为教学方式的宗风密切相关。特别是禅宗的祖道与宗风,必定是在禅师接引弟子的教学过程中出现。

中国佛教,在隋唐时期形成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禅宗、天台宗、净土宗、三论宗、华严宗、唯识宗、律宗、密宗,这些宗派各有自己的宗风与祖道。

它们可以被分成三种基本类型:参悟型(专指禅宗)、教学型(包括天台宗、三论宗、净土宗、华严宗与唯识宗)、实践型(包括律宗与密宗)。

一、参悟型的宗风与祖道

(《楞伽经》)

参悟型的宗派,专指六祖以后的禅宗,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从达摩到四祖道信,以《楞伽经》为根本,主张“藉教悟宗”,并未否定经典在修行中的意义,但从弘忍开始,禅宗的经典依据改为《金刚经》,特别重视“明心见性”,乃至有慧能在佛教史上的“革命”,既淡化坐禅之于解脱的意义,也反对单纯诵经的价值。

 二、教学型的宗风与祖道

(天台宗)

天台、三论、净土、华严、唯识五宗,都被列入教门,即偏重于经典学习。尽管这些宗派都很重视禅修实践,尤其是天台宗,它的特色被概括为“教观总持”,兼顾佛教经典的学习与止观禅法的实修。在这些宗派的思想体系里,不仅有丰富的印度佛教经典,还有复杂的禅修止观体系,教学方式与禅宗的宗风迥异,拥有自己的风格。

三、实践型的宗风与祖道

(《四分律》)

律宗、密宗的实修色彩浓厚,经典的学习仅起辅助作用。律宗依《四分律》建宗,以持戒精严著称;密宗依真言、手印、观想,三密相应,期待“即身成佛”,注重修持上的仪轨与行法。另外,在明清时期,大批寺院很难有宗派归属,但确实也在应付佛事,济度世人,有明显的实践风格。

上述汉传佛教宗派的出现,客观上造就了一批祖庭与祖师,形成了一批各宗各派的典籍。这些祖庭的佛学教育,首先是培养寺院里的僧人熟悉和把握祖师的著作与思想。也可以说,唐宋时期逐渐形成的宗风与祖道,是传统寺院佛学教育或丛林教育的根本内容。不过,佛教界在任何时代总是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儒家、道家等外道思想,诵经唱导,法会仪式等,都是佛学教育的辅助内容。

佛学教育内容的主次之分,不同类型僧人的主次之分,是在中国佛教的发展史上逐渐形成的,与各自的佛学教育目标直接有关。

|僧人类型与佛学教育目标

(《高僧传》)

无论是现实中还是历史上,丛林教育的内容,并不局限于宗风与祖道,还有其他的辅助内容。完整的僧团需要各式各样的佛教人才,很多工作是由护法居士代为完成的,但是那些具有宗教神圣性的修持活动,只能通过寺院内的师徒传承完成。我们不妨以历代《高僧传》为主要依据,从它们对僧人的分类出发考察传统佛学教育的内容、方法与目标。

(慧皎)

慧皎(497-554)《高僧传》十四卷(下文称《梁高僧传》)对后世的僧传具有根源性的影响,收录正传257位僧人,附传274人,分设“十科”:译经35人、义解101人、神异20人、习禅21人、明律13人、亡身11人、诵经21人、兴福14人、经师11人、唱导10人。十科的分法,原本只有八科,最后两类“经师”与“唱导”属于后加。僧人类型的这种分法,源自宝唱《名僧传》三十卷。该书集录东汉至齐粱间425人,共分八科:外国法师(四卷)、中国法师(十三卷)、律师(一卷)、禅师(二卷)、神力(一卷)、苦节(七卷)、导师(一卷)、经师(一卷)。《梁高僧传》的分科,既反映了当时佛教界的工作分工,也反映了受大家认可的僧人类型,也就是佛学教育所要实现的人才培养目标,无怪乎对后世影响深远。

(道宣)

道宣(596-667)《续高僧传》三十卷(下文称《唐高僧传》)收录正传489人,附见229人,亦设“十科”:译经、义解、习禅、明律、护法、感通、遗身、读诵、兴福、杂科在慧皎的基础上,道宣有所调整:改“神通”为“感通”,“亡身”为“遗身”,“诵经”为“读诵”,合“经师”、“唱导”为“杂科”,新增“护法”一科,各科的次序、比例也有明显的调整,体现了时代的变化

(赞宁)

赞宁(919-1002)《宋高僧传》三十卷,收录正传531人,附见125人,亦设“十科”:译经32人、义解72人、习禅103人、明律58人、护法18人、感通89人、遗身22人、读诵42人、兴福50人、杂科45人。

如惺《大明高僧传》八卷(下文称《明高僧传》),共收正传112人,附见69人。全书并未按以前惯例分为十科,而是仅分三科:译经、解义、习禅。

以上是依据四朝僧传各科僧人数而对僧人类型的统计分析,关键项是僧人数及其占比。以下依据各科所占的卷数而对僧人类型进行统计分析,关键项是卷数及其占比。这两组数据,综合起来可以较好地反映不同类型的僧人在历代僧团里的比例,也可以大致体现历代僧团的基本结构,以及僧教育的主要内容及其变化。

尽管僧传对僧人的分类未必恰当,譬如《宋高僧传》把黄蘖希运(?-850)归入“感通”科,把永明延寿(904-975)归入“兴福”科,但对僧人的“分科”,反映了僧传作者或当时佛教徒对这些高僧的整体评价与分类。站在佛学教育的角度来看,这些不同的科目及其在僧传里所占比例的变化,直接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僧教育内涵。

作为对比项

        宝唱《名僧传》的分科比较粗略,
        慧皎《梁高僧传》奠定了僧传的基本体例
        道宣《唐高僧传》略作调整
        赞宁《宋高僧传》完全因袭唐代旧例
       《大明高僧传》是一部未完成之作,只为南宋至明万历间部分僧人立传,体例上并无创新

考察以上两张表格,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重要历史变化:

(1)“习禅”类僧人的比例急剧上升,从《梁高僧传》篇幅不到4%升到《唐高僧传》19%,《宋高僧传》维持20%的占比;而且,《唐高僧传》把“习禅”类僧人提前到第三位,替代《梁高僧传》“神异”类;

(2)“义解”类僧人的比例在唐宋之际直线下滑,梁唐《高僧传》篇幅基本维持在35%以上,但到《宋高僧传》仅占13%;

(3)“译经”类僧人的比例,在梁唐之际已经有大幅度的下滑,篇幅从23%降到13%,降幅接近一半,唐宋高僧传的占比基本持平,而到《大明高僧传》,译经僧仅有1人,译经活动接近于完全停滞。适成对比的是,“明律”类僧人的比例,梁、唐、宋僧传稳步上升;

(4)“神异”或“感通”类僧人的占比相对比较复杂。若论篇幅,三部高僧传的占比呈U型线,《梁高僧传》15%,《唐高僧传》10%,《宋高僧传》20%;若论僧人数,三部高僧传的占比呈快速增长而后下滑,《梁高僧传》8%,《唐高僧传》24%,《宋高僧传》17%。总体上看,宣扬“神通”的僧人代不乏人,但不占主流,地位不高。

其他科目,“遗身”、“诵经”、“兴福”、“经师”、“唱导”的比例变化,总体上并不突出。上述“十科”的设置,是传统僧教育的主要内容,也是僧教育所要达成的人才培养目标。“译经”是中国早期佛教特别需要的工作,到了后期这项工作的紧迫性逐渐丧失,但在今天,佛教界对“译经”人才的需要又被重新提到议事日程。“义解”与“习禅”类被认为是最重要的佛教人才,他们在僧传里占了40%以上,《唐高僧传》更是超过50%。“明律”类的比例不高,但稳步上升,说明“明律”虽不被当作僧教育特色,但“以戒为师”“持戒”这样的观念越来越受重视。到了元代,佛教寺院被分成三大类,“禅、教、律”三院,律院自成一体。 “护法”“感通”“读诵”“唱导”“兴福”等,虽属传统的佛学教育内容,但并不居于核心地位,而被用来辅助传教。这些门类的增设,也是适应社会需求的结果。

(南齐王琰《冥祥记》)

譬如,《梁高僧传》增加“经师”、“唱导”两科即是迎合信徒的口味,如南齐王琰《冥祥记》多有“转读”、“宣唱”一类的记载。这些教化信徒的内容,与各种法会仪式相结合,在北宋以后,尤其是到了明清时期,大放异彩,对佛教的弘化发挥了巨大作用。明初洪武十五年(1382),朱元璋颁诏,对佛教寺院重新分类,易元代“禅教律”为“禅讲教”,体现了佛教界人才格局的实际变化,禅寺僧人参禅悟道,讲寺僧人重在讲经说法,教寺僧人主要教化信众,举办佛事。到洪武二十四年(1391)颁布《申明佛教榜册》,还对各种佛事活动给出各种价格。最后一类看似地位不高,但信徒的需求最迫切,实际影响力最大,这种类型的寺院数量最多。当然,这种社会的分类,与佛教界自身的理解并不完全相同。明末四大高僧,云栖祩宏(1535-1615)、紫柏真可(1543-1603)、憨山德清(1546-1623)、藕益智旭(1599-1655),他们主张“禅、净、教、戒”一体,把念佛法门看得很重。这些高僧更强调佛门个体的修持法门,而不是公共参与的忏仪法会。

(戒定慧)

因此,从历代僧传的角度看,传统僧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义解”、“习禅”与“明律”,无论是排序还是僧人的占比,全都处在十分显著的位置。这样的教学内容,也完全符合佛教“戒定慧”三学的基本框架。以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义解”、“习禅”两类僧人是隋唐以后各佛教宗派的祖师大德。从这个意义上说,唐代以后的僧人培养目标,从最初主张会通经论寻求圆教,逐渐调整为宗派思想的传承。特别是在宋代,缘于佛教史学的高度发达,禅宗、天台宗等各自汇总自己的宗派典籍,这同时也是佛学思想的重组过程。元代、明初对寺院的重新分类,即是这种思想重组的结果。我们现在所讲的“八大宗派”,在北宋以后的佛教界其实并没有特别的区分,朝廷或社会对寺院的分类,主要是依据这些宗派的教学方式或修持法门,也就是主要依据它们的宗风。元代单列“律院”,主要着眼于佛教内部的修行;明代把“律院”改为“教寺”,则是关注佛教界应付佛事的社会需要。本文在前面把这些寺院的宗风归入“实践型”。

以上主要是依据历代僧传资料分析传统的僧教育内涵,了解其中的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我们从中也能观察到禅宗在历史上不断突出的上升轨迹,这个宗派的核心思想与教学方法,是传统的佛学教育最主要的内容。下文将以禅宗的宗风与祖道为中心,重点探讨丛林教育的教学过程。

|清规、传法与心法:丛林教育的基本过程

(“寺院”)

“丛林”是“寺院”的别名,丛林教育是传统寺院的僧教育。严格地说,不管各寺院归属哪个宗派,它们的祖道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它们表现出来的宗风并不固定,通常会随不同的宗派或祖师而有变化。现在我们还要进一步说明,不管这些寺院的宗风如何灵活多变,但丛林教育的基本过程则是相对固定,而且与寺院的组织制度直接相关。缘于明清以来的寺院绝大部分已被归到禅宗名下

以下所谈的丛林教育主要上是以禅宗寺院为原型

(百丈怀海)

如何能让“寺院”这种新型的社会组织扎根于中国社会,历代高僧大德做出了艰苦的努力,特别是把印度的戒律逐步演化为中国寺院的清规,形成一整套有中国特色的“僧制”。最典型的事例,是禅宗史上的“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百丈怀海(720-814)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规制,融会、折衷大小乘经律,制订《禅门规式》。此后的中国佛寺,大多延续百丈清规的精神,制订各自的常住规约。到北宋末年,《禅苑清规》的出现,标志着丛林制度已经十分完备。其他宗派仿效禅宗清规,如律宗《律苑事规》、天台宗《教苑清规》,成为中国寺院组织管理的基本制度。现在恢复丛林教育,首先是要恢复丛林制度,至少要继承“家禅并举”、“师徒传授”的丛林精神。这套丛林教育制度,代代相传,是培养僧伽人才的轨范。

(马祖道一)

丛林教育,若依现在的教育理念来看,特别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特别重视老师对学生的直接指导,以禅宗自己的话说,“直截承当”。为什么到百丈怀海的时候会出现清规呢?有的学者研究马祖道一(709-788)的教育方法,认为在他那里,传法方式发生了“转折性的变化”,宗风为之一变,从开堂说法转变为机缘问答,从口头传法方式扩展到动作传法方式。在六祖慧能以前,中国佛教的传法形式,主要是师父公开讲法,信徒在场聆听,梁、唐僧传很少记载法师对某位弟子的特别开示。如果弟子确有疑问,通常是公开向师父提问,或者写信咨询。

(《坛经》)

但在慧能的《坛经》里,师父直接给弟子传法,已是常态。尽管当众说法还是重要的寺院生活,但法师给特定弟子的接引倍受关注,师父的教导被记录下来成为所谓的“语录”,甚至有可能被提炼成“公案”。这样的寺院生活,在禅宗语录或公案里,常被记录为“上堂开示”、“对机垂示”。弟子领受师父教导的方式,从公开的说法教导转变为私下的应机点化,以“不说破”为重要特色,强调弟子直接的心领神会。这种“以心传心”的交流过程,在禅宗常以佛祖与迦叶的“拈花微笑”为喻。与佛祖拈花这种静默的宗风相映成趣,中国的禅师在六祖以后常以棒打、大喝、竖拂、吹耳等种种肢体语言点拨弟子。语默、动静的变化交替,完全取决于禅师对弟子悟道机缘的捕捉。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法”,是丛林教育在“宗风”形成过程中的关键时刻。如果读者还想追问他们到底在传什么法,很可能会遭到那些禅师的喝斥,甚至棒打,当然也有可能只是请您“吃茶去”。    

(五祖弘忍)

以今天的教育观念来看,丛林教育重视个性化的教学,因人而异,分流培养。但与现代大学教育不同的是,并不是所有的弟子都有机会得到师父的传法,或者说,并不是所有的弟子都被当作合格的传法对象,有的法师终其一生就是在修福田。丛林是一个小社会,不同类型的僧人被安排到不同的岗位上,只有利根利器才会得到师父单独的传法。师父所要传授的是心法,或称“祖道”或称“宗统”,而不是管理寺院的权力。得到传法的弟子,未必在师父的寺院里当住持。譬如,六祖慧能在法脉上是五祖弘忍(601-674)的法嗣,但他到广州法性寺(今为光孝寺)才出家,继印宗法师而为方丈。传法,亦称“嗣法”、“付法”,在禅宗寺院备受重视,一度以传授袈裟作为正法传授的象征,甚至还有以衣钵相传为信的说法,但后来通用的做法是传授“法卷”。现在,“传法”常被当作方丈的权力交接,佛教界特别重视法师升座任方丈的“晋院”仪式。但这在历史上只是师徒传法的一个特例,是属于清规的住持制度。真正的传法,是禅宗师徒之间心法的传授。

(赵州和尚)

明心见性,是禅宗的核心思想。慧能以后的禅宗强调以心传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甚至平常的说法也不受推重。但这并不是否定文字的功能,而是强调“心法”独立于或超越于公开的教导。那些被记录下来的“公案”或“话头”,最著名的莫过于赵州和尚“狗子佛性”的话头,并没有明确的答案,需要弟子有切身的体会,而不是从字面去理解。这些被反复琢磨的公案,在禅门总被说成是“现成公案”或“见成公案”,它们不允许被当作陈年老账,而要禅师“活学活用”。据说,黄蘖希运当年参究“狗子佛性”,“心花頓發,悟佛祖之机”。宋代以后,禅宗的心法,常被说成是“祖道”。

(法演)

譬如,法演(1025-1104)说“发挥祖道,建立宗风”,把顿悟见性当作“祖道”,把参究公案看话头当作“宗风”。禅宗在慧能之后一花开五叶,五家还有各自的宗风,灵活多变。譬如,临济义玄(?-867)说:“佛法无用功处,只是平常无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饭,困来即卧。”(《临济录》)这位看似平常的禅师,在接引弟子时,总能因材施教,或棒喝交施,或机锋话头,甚至呵佛骂祖,不一而足。

千年禅风,留下无数脍炙人口的公案故事,有很多精辟的概括。譬如,临济喝,德山棒,赵州茶,云门饼。但是,禅宗的这些家法现在并不被大众熟悉,机锋棒喝也很难在当今的丛林再现,取而代之的主要是明清以降的“参究念佛”。事实上,即使是“参究念佛”,在今天的佛门亦属难得

(本焕长老)

本焕老和尚在深圳弘法寺总以一句“照顾话头”接引众生,问一句“讲话的是谁”,在当前的佛教界几成绝响。所以,恢复祖道与宗风,是当前佛教界推行僧教育的核心内容。笔者研究天台宗,经常困惑于还有多少人在修持天台止观?其他的宗派,如三论宗、华严宗、唯识宗,还有多少是依各自的止观体系修持?佛教学者会从文献、历史与哲学的角度去梳理佛教诸宗的典籍、教义与修持法门,但这不能代替宗风、祖道的传承与弘扬。

(法眼禅师)

祖道的形成与传承,是对特定宗义的发扬光大;宗风的孕育与弘扬,是重视师徒之间直接的教学方法。法眼禅师说,“绍先圣之遗踪,称提祖令,为后学之模范,建立宗风。”只有印证了这样的宗风,教化弟子,才配得上“祖师”的称号。《释氏要览》说:“明佛心宗,行解相应,名为祖师。”《禅林备用清规》说:“三世诸佛,历代祖师,严净毗尼,恢弘祖道。”从北宋的法眼禅师开始,历代禅师都在呼吁“恢复祖道”。为什么?祖道即是禅宗的心法,慧能所传的明心见性,“顿渐皆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失去了心法的禅宗还是什么?契嵩在说明他写《传法正宗记》的动机时说,“夫古今三学辈,竞以其所学相胜者。盖宗不明祖不正,而为其患矣。”佛门之患,乃在于“宗不明,祖不正”。契嵩这样的宗师要说明“正宗”,传授“心法”。

因此,历史上的丛林教育,始于清规,立于传法,成于心法。清规、传法与心法,构成了传统佛学教育的主要内容。围绕这三个方面的讲授,构成了丛林教育的基本过程。三者之中,“心法”最为其上,但最是不能强求,属于僧传“习禅”的范围;

广义的“传法”,是指佛法思想的传承,对佛教的历史、典籍与思想有深入的了解,属于僧传“义解”的范围,所有宗派的典籍、历史,包括禅宗史、灯录,都是丛林教育的学习范围,只是在不同的佛学院或寺院应该各有侧重,不必全学;

狭义的“传法”,与寺院的清规戒律有关,涉及寺院内部的人事制度,属于“持戒”或“明律”的范围。

  结语:心法的接续  

当前的佛学院,主要精力是在教育学生了解基本的佛教历史与思想,熟悉基本的寺院生活与相关技能。办得比较好的佛学院,还会教授学生从事佛教学术研究,赋予他们要给信众弘法的使命。但就本文所分析的丛林教育而言,心法的接续,是当前的核心使命。无论是佛学院的课程建设,还是寺院祖庭的宗风建设,“心法”是关键,是丛林教育与佛学院教育的结合点。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