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论文 | 宗学法师:“平常心是道”与人类和平

铜陵南泉禅寺住持宗学法师向第五届世界佛教论坛提交论文

  • 铜陵南泉禅寺住持
  • 九华山大觉禅寺住持

  引 言  

诸行无常,万物皆在相生相克中有序变化,人类思想也伴随着时空转变,不断催生出新的心理状态与生活方式。意识形态是人类和平不可忽视的关键性因素,进入二十一世纪,世界仍然存在诸多矛盾,维护人类和平之路充满挑战。在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中,宗教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宗教的全球化趋势,世界各宗教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和平相处,也直接影响到更广泛的社会基础。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不仅在理论上具有深刻的和平思想与和平精神,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佛教一直是稳定社会人心的重要力量。
 “平常心是道”是佛教中国化的标志性融合。“平常心”是平和之心、平等之心、平静之心、慈悲之心。弘扬“平常心是道”的精神,有助于启迪智慧,净化人心,不仅在个体层面求得心灵的宁静,也将在群体层面制止和消除暴力,推动群体之间的和平共生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 “平常心是道”的提出

 “道”并不是佛教原有概念,而是中国哲学中固有的概念。在先秦哲学中,儒家和道家都广泛使用“道”这个词。“道”的原义是道路,而引申义颇多。"道"在先秦典籍中,应用极其广泛,它的涵义包括合理、治平、道路、理想、方法、通达等,此外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以及君道,臣道,师道,伦理之道。

(《道德经》)

 《道德经》开篇“道可道,非常道”更是把“道”引向形而上学,赋予本体论和宇宙论的意义。对“道”的引申,儒家侧重伦理和政治的规范义,而道家侧重形而上学的描述义。“道”的概念涵盖了宇宙本体和器世界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

(老子)

老子说:“(道)玄之又玄,众妙之门”。魏晋玄学,成为探求本体论的一大社会思潮,玄学的玄思、玄想,幽深玄远,往往陷于哲学思辨。佛教般若的空观智慧与玄学,与儒家、道家,以及更广泛的中国本土文化的融合,产生了独具特色的禅宗文化。
禅宗也称心宗、般若宗。这里的心不仅是指思维,更重要的是指如来藏心。也就是说我们的心与宇宙本体是合一的。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难理解马祖道一提出的“即心即佛”的禅学思想。

(六祖慧能)

六祖慧能大力提倡“明心见性”,马祖道一提出“即心即佛”与之相应。“即心即佛”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但长时间的概念运用,“即心即佛”竟又成为窠臼,成为僵化的教条。

(马祖道一)

了使信众跳出具有危险倾向的思维定式,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马祖提出了“非心非佛”,以打破主体认知的执着,正所谓“截断众流”。这种正与反,肯定与否定的交织调和,终于导致“平常心是道”的理论成熟。 
在慧能大师“心即是佛”思想的基础上,八世纪末期马祖道一禅师首次明确提出“平常心是道”的思想:道不用修,但莫污染。何为污染?但有生死心,造作趋向,皆是污染。若欲直会其道,平常心是道。何谓平常心?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无断常,无凡无圣。

(南泉普愿禅师)

马祖道一禅师弟子南泉普愿禅师,是弘扬“平常心是道”思想最为重要的人物,他在公元795年卓锡池州南泉山之后,三十余年不下山,以“平常心是道”思想接引学人,并开启禅宗大机大用,努力将禅落实于生活之中。赵州问“道”,南泉禅师予以正面回答。
 师(赵州)问:“如何是道?”南泉云:“平常心是道。”

 师云:“还可趣向否?”

南泉云:“拟则乖!”

师云:“不拟时,如何知是道?”

南泉云:“道不属知,不属不知,知是妄觉,不知是无记。若也真达不拟之道,犹如太虚,廓然荡豁,岂可是非?
南泉山僧团在普愿禅师的带领下,在日常生活中参禅,将“平常心”落实到实际生活之中,开启了一场禅的生活化运动。其弟子赵州从谂、长沙景岑等人都是“平常心是道”精神的重要继承者和实践者,他们以平常心说寻常语,以平常心行寻常事。

(赵州禅师)

赵州禅师面对学人问禅,答以“吃茶去”、“庭前柏树子”、“遇冬则寒,遇夏则热”。长沙景岑禅师的应机禅语:“要眠则眠,要坐则坐”、“热则取凉,寒则向火”、“困则睡,健则起”、“益州布,扬州绢”等,都是引导学人回归日常生活之中。正是通过南泉山僧团的努力实践,“平常心是道”的精神得到广泛的继承与弘扬,从而流传开来。
“平常心是道”是印度佛教与中国哲学融合后产生的一个新命题,是佛教中国化的成果。佛教和平地传入中国,于隋唐时期判教创宗,创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宗派,其中以禅宗最具中国化特征,它将儒家心性哲学和道家自然哲学融入佛教,提出“教外别传、不立文字、明心见性、顿悟成佛”的宗旨。也正是因为禅宗这种熔铸儒、道、释于一炉的特点,使它更加适应中国文化土壤,因而能从中不断吸取营养,一枝独秀,长盛不衰。

 |  “平常心是道”的心灵和平

“平常心是道”于八世纪末九世纪初,在禅林中一经提出便广为流传,因为它凝聚了一千多年佛教中国化的思想精华。“平常心”含义深广,将佛教出世入世的理论与实践浓缩其中。从维护人类和平来看,“平常心”至少包括了和平之心、平等之心、慈悲之心

(1)平常心是和平之心。
中国传统思想一贯强调以和为贵。佛教在传入中国以后,原来的和平思想不仅得以保持,而且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释迦牟尼在创立僧团之初,就确立了“六和敬”的原则,要求僧团做到“见和同解、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口和无诤、身和同住、意和同悦”。“六和敬”原则,维护了僧团集体修行的和平共处,这种和谐遍一切处,从身体到心灵,从物质领域到精神领域。

(《敕修百丈清规》)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吸收本土文化,形成自己的生存与发展方式。以禅宗为代表的佛教中国化,在僧团共住共修上,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常住规范。“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百丈禅师秉承佛教精神,吸收汉地伦理规范,立足现实丛林生存环境,创立《禅门规式》。从现存的《敕修百丈清规》可看出禅门在处理内外关系上的和平原则,以及“平常心是道”思想的广泛运用。平常心构建了和平的心灵环境。
佛教的和平之心,具有宽厚的兼容精神。马祖道一强调“平常心”是“无造作,无是非,无取舍”,这种超然的姿态,正是兼容精神的表现。佛教从古印度诞生,传播到亚洲各国,总是能够与当地原有的民族文化和宗教进行和平对话,深入交流,兼容吸纳,形成本土化的佛教形态。历史上基督教、伊斯兰教在传播过程中都曾暴发大规模战争,而佛教的传播,总是以和平的方式化解矛盾,处理危机。
(2)平常心是平等之心。

和平之心的深层心理因素是平等之心。佛教是极具平等观念的宗教。释迦牟尼创立佛教之初,就是基于当时不平等的种姓制度,倡导众生平等。
大乘佛教认为,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从这个意义上,众生一律平等。因此,佛教的平等观念,并非只在人类社会,而是包括十法界众生。众生与佛在本质上都具足真如佛性,一念迷即为众生,一念觉即为佛。
众生与无情也是平等不二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山川河海、花草树木皆具真如佛性。“无情有性”,将生物世界和非生物世界融于平等不二,这种平等观念完全跳出了人类的自我,将平等对待的对象无限扩展,涵盖一切事物。宋代舒州龙门清远禅师说:“若论平等,无过佛法,唯佛法最平等。
(3)平常心是慈悲之心。

(《大智度论》)

《大智度论》卷二十七中说:“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悲的思想基础是平等,正是“同体大悲”。若能体悟自、他众生一律平等,即成就“平等智”。以平等智慧去观照,则能产生同情与悲悯的慈悲心。《观无量寿佛经》有云:“佛心者,大慈悲是。” 慈悲,意味着给予别人欢喜,帮助别人解除痛苦。“与乐拔苦”是大乘佛教帮助众生解脱烦恼的根本追求。
慈悲精神,在大乘佛教中得到充分体现,强调“自度度他”。“六度”之中有“布施”第一,无论是财施还是法施,都是利益他人,菩萨行,则是将理想付诸行动,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地藏菩萨更是发下宏大誓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证菩提”。

 |  “平常心是道”的和平意义    

当今世界,来自政治、经济、种族和宗教方面的冲突仍然时有发生。避免冲突与战争,寻求世界和平,构建安定和谐的世界秩序,固然需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共同努力,然而安定人心、终极关怀的精神文化却是最深层,不可忽视的力量。弘扬“平常心是道”的精神,有助于消弥二元对立的思想冲突,为世界和平稳定注入强大的正能量。“心净则国土净”,只有心灵净化,人心和善,人类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平。
平等理念是世界和平思想的哲学基础。和平从平等中确立,和平来自平等。平等意味着相互理解与尊重。平等观念有助于从思想观念上消除暴力产生的根源。纵观人类历史,地区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为了争夺利益、或是文化差异而大动干戈,从根本上看都是缺乏平等观念,不能彼此尊重以及强烈占有欲的驱使所致。平等意味着相互理解,彼此尊重。佛教注重培养包容的智慧,化干戈为玉帛,化腐朽为神奇。
 常修平等智,以平等心处理社会关系,将有效地避免矛盾。平等心才能建立互信与合作,维护和平的社会秩序。
慈悲精神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深层力量,体现了佛教博大、平等、无私的精神。和平系于人心,菩萨利他行为的慈悲精神,能够唤醒人类心灵深处的大爱,化解仇恨,和谐共处。

(伏羲)

远古时代的中国,也有天神崇拜。人文始祖伏羲创立八卦,八卦中所蕴含的“天人谐和”的整体性、直观性的思维方式(象形会意)和辩证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原点。具有奠基和启蒙之功。周文王(约公元前12世纪)悉心钻研,将其规范化、条理化,演绎成六十四卦,深刻剖析了宇宙奥秘,“天地不能藏其秘,造化不能隐其形”。易经智慧的普及与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变革。“民智日开,民德日离”,人们逐渐失去对于天神的信仰与敬畏,也变相地导致了社会思潮的分裂,开始了群雄纷争的春秋战国时代。
为了整合理性思维所产生的分别执著,寻求整合之道,春秋时期的老子,用道的概念代替了上帝(天神)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威,这是中华民族思想观念中是一个革命性的变化。摆脱了宗教或神化的束缚,从哲学的角度思考世界的起源,以及事物存在和变化的规律。
“道”在中国文化中日益具有特殊意义,甚至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明道、行道、传道,成为中国人的理想与追求。这是一个信仰寻找理性支持的过程,这种寻找培养了中国人独特的理性精神。对于老子“道”的概念的普遍接受,意味着春秋时期,中国已经进入了非宗教时代。
公元1453年,欧洲经过“中世纪”之后的文艺复兴,进入了以理性和科学为主要特征的近代文化。两次世界大战后,现代性实现了在全球的高度发展,带来全球繁荣,虽然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科技、文明,但也同时发现了精神上的迷茫,个体缺乏归宿感。随着宗教这一包容一切的框架的丧失,存在主义哲学的应运而生,标志着西方也进入了历史中的非宗教阶段。

(《大乘起信论》)

非宗教时代,并不意味着宗教信仰在社会生活中的消失,而是社会前沿的主流意识,已理性看待宗教,不盲目崇拜。《大乘起信论》是以理性阐释心性,从而对佛教产生信心,不是通过权威,或神迹来建构信仰。
 宗教信仰依然存在,正如科学以其独特的方式,日新月异地探索宇宙真理,冲击着宗教思想渊源,但宗教不会因为科学的发展而消失。在思想认识尚未成熟的个体生命成长过程中,人格化的宗教信仰,仍然是精神引导的重要途径。禅宗有云:“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    宗教存在依然有其独特的社会价值。
道是宇宙本体的终极真理。万法归宗,意味着所有人类文化,包括宗教信仰,皆源于道,也终归于道。“圣人以神道设教”,基督教圣经《新约·约翰福音》开篇第一句话是:"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达摩血脉论曰:“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禅”。以“道”取代“佛性”,是佛性思想玄学化、中国化的标志。极大地融入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文化氛围,在中国人普遍接受的心理上显得格外熟悉与亲切。

  结语  

“平常心是道”是中国佛教尤其是中国禅宗的核心精神,是人类精神文明,高度发展的必然归宿,包含了和平、平等与慈悲的精神,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心理基础,也是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弘扬并践行“平常心是道”的普世价值,有助于人类精神境界的提升与世界的持久和平!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