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暑中行脚只锻炼意志?不不不!还有不少禅僧在这样的修行中开悟

小满麦渐黄 夏至稻花香

炎热的夏天渐渐向我们走来

有些人却选择用殊胜的行脚

来迎接热烈而有生机的夏天

????????????

上海报国寺行脚团进入第11天的行程,他们的目标是朝礼五台山

上海延寿寺行脚团已经朝圣57天,他们翻山越岭朝着峨眉山前进

广西龙华古寺行脚朝圣走了60天,就快抵达终点站浙江普陀山了

行脚是佛门的传统

也是一种殊胜的修行方式

锻炼体魄 磨砺意志 安住身心

甚至还可以达到开悟的境界!

 

看到那么多法师行脚在路上

禅风君也感到热血沸腾

今天与大家分享一篇

柏林禅寺方丈明海法师的文章

了解禅僧行脚开悟的故事

禅僧行脚传统

在中国历史上,禅僧行脚是有非常悠久的传统的。古代中国寺院有讲寺、律寺、禅寺,一般地说,讲寺、律寺这些寺院的生活是相对稳定的,只有在唐朝以后勃兴的禅寺,禅僧行脚才是真正蔚然成风,而且是每一个禅僧修行生涯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可以想象,在古代中国,虽然交通工具不太发达,但是中国公路的大致路线还是具备的,从南到北、从东到西都有官道、有驿站,而行脚的禅僧还不仅仅在官道、驿站和一马平川上行走,也有很多时候是披荆斩棘,在深山老林里行走,到那里去拜访修行人,寻找或开辟新的修行道场。
禅僧的这种行脚生活,从印度佛教来讲有它的渊源。我们知道《华严经》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故事。经里讲,善财童子发起菩提心时,文殊师利菩萨告诉他:“你仅仅发起菩提心还是不够的,你对这个世界上法的差别相还没有通达,很多差别智还没有学会。所以你应该到各地去广参博学,请教那些修行的菩萨们。”
这样善财童子就离开了文殊菩萨。他向南边行,经过 110个城市,拜访了53位修行人。在他所拜访的 53位修行人里,有出家人——比丘、比丘尼、沙弥,也有在家人,如国王、做生意的长者,甚至还有妓女,各种各样的修行人。当他五十三参结束的时候,最后来到弥勒菩萨的面前,登上弥勒楼阁,成为一个通达华严境界的大菩萨。
所以佛教里有一个词叫“百城烟水”,指的就是善财童子经过一百多个城市去参访善知识,这个故事成为佛教里广参博学的一个典范故事。 

行脚中开悟

历史上在行脚过程中开悟的禅僧也很多,有很多修行人在禅堂里打坐没有开悟,在外面行脚他却开悟了。古时有一个禅僧,天天在外面行脚,一天他到一个旅店歇脚,晚上躺在床上,听到隔壁一个人在唱歌,那人唱道:“张豆腐,李豆腐,枕上思量千条路,明朝依旧卖豆腐”。“张豆腐,李豆腐”,是指卖豆腐的人,“枕上思量千条路”,每天在外面卖豆腐很辛苦,晚上休息时在床上辗转反侧,思量着卖豆腐这么辛苦,明天是不是还干这个,是不是要改行跳槽、卖个电脑什么的,可是明早起来,还是得卖豆腐。禅僧听了这支歌,当下开悟了。

还有一个禅僧在街上行脚,正好走到卖肉的地方——你们知道,卖肉的地方都是把肉放在案板上,卖肉的人拿一把刀,这样的人往往很胖、很剽悍。古代人与现代人一样都喜欢吃瘦肉,不喜欢吃肥肉,不过他们把瘦肉叫做精肉。大家围着卖肉的人,七嘴八舌地说:“你给我割块精的”。卖肉的有点儿不耐烦了,把刀往案板上一砍,说:“哪一块不是精的?”这时禅僧刚好走到那里,听到这句话,犹如当头棒喝,当即开悟了。

宋朝的时候还有这样一个故事,大慧宗杲禅师座下有个弟子叫道谦,道谦跟着大慧宗杲天天参禅,参了二十年,还没有结果,没有开悟,看到师父身边的师兄弟一个个地开悟、受到表扬,心里非常着急。有一天,大慧宗杲禅师让他送一封信到湖南长沙,那时大慧禅师住在福建,从福建到长沙很远,道谦禅师听了以后很发愁。他想:“我修行了二十年,岁数也大了,一点名堂都没有,现在要我去送信,又要耽误很多时间。”他不太愿意送,但是师父命令了,又不得不去。

他有一个同参叫宗远,宗远禅师跟他说:“师兄,你去送吧,没事儿,我陪你去。”他看到师兄弟来安慰他,就有了点信心,两人就上路了。走在路上,道谦对宗远说:“我很苦恼,修行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开悟,现在还要我去送信,一路奔波,怎么修行呢?”宗远说:“你也不要发愁,在路上未必就不能修行。在路上你什么事也不用管,我都帮你办,就是有五件事你得自己去做。”

道谦问:“哪五件呢?”宗远说:“吃饭、睡觉、拉屎、拉尿、拖一个死尸路上行。”话一说完,道谦禅师就开悟了,欢欢喜喜地上路了。宗远禅师说:“拜拜,我要回去了,我的任务完成了。”道谦禅师送完信回来,大慧宗杲禅师站在门口,看到他远远地走过来,非常高兴。他还没走到跟前,师父就说:“这回不一样啦,这回不一样啦!”——开悟的人师父都能看出来,他和以前相比完全变了个人,这也是在行脚途中开悟的一个例子。
一个事物你要认识它,就要直接接触它,用身体、用心直接去接触。我们直接接触外面的世界、接触生活的同时,我们也就直接接触了自己,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心。行脚给我们以很多的联想,在我们的身体上,有头脑和眼睛,眼睛可以看很远,头脑可以想很远,在中国可以想到美国,在地球可以想到月球,在今天可以想到几万年之后。但是我们的手和脚却不能像眼睛和头一样飞过去,它必须一步一个脚印,必须脚踏实地、胼手胝足地去走。

所以,禅师的行脚是要把抽象的理论拉回到直接的接触中去,这个在佛教中叫“现量”。我们在路上走就会知道脚会磨泡、会出汗、腿会酸、腰会疼;这个山有多高,爬一爬才知道,望山跑死马,看着很近,真走起来就不一样了,说有 2000米,爬爬就知道了 2000米意味着什么。生活里的事物都是这样,直接接触才能领会它。

中国这片大地适合于行脚,山好,水好,幅员辽阔,所以在这片天地里行走,山水就是最好的老师,看巍巍的高山,听潺潺的流水,这些都是悟道的因缘。回想祖师们修行的方式,能给我们很多启发。今天的人离大自然越来越远,我们跟自己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距离越来越远,而且现在大家的思想感情都受抽象的东西影响,我们都生活在符号里面,人和人交流通过手机、通过网络,上网买东西,也不用去商场了,在网上谈恋爱,都不用见面了,还要在网上成立一个家庭,我听到都很诧异。生活已经符号化了、抽象化了,越是这样,就离我们的本心、真心越远。因为真实的“我”离不开大自然,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周围的人,离不开周围的一切,所以禅僧的修行生活是开放的,这也是大乘佛法的精神。

大乘佛法的修行就是开放的,就是我们师父所说的“将个人融化于大众”,大众就是众生。一个大乘佛法的修行人,他的心是敞开的,向社会、向众生敞开,与社会、众生同甘共苦。不过他虽然是敞开的,但也不是随波逐流,他有自己的主张、自己的愿力和自己的智慧,他有一个不能被众生动摇的自己的天地。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