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原创, 深度 - 正文
2019年7月8日(农历六月初六),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大和尚带领灵隐寺常住法师,三步一拜朝礼观世音菩萨道场普陀山。除了灵隐寺的法师,来自杭州、江苏、上海、宁波、台州、金华等地近500名居士也参加了本次的朝山活动,场面极为壮观,沿途见闻者,无不欢喜赞叹,恭敬观礼。
盛夏的酷暑,延绵的山路,炙热的地面,如注的汗水,朝山之路如此难行,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心神向往?接下来,就有禅风君带大家一起了解一下“朝山”吧!
朝山,顾名思义,就是到佛教名山去朝圣。如果更细致地讲,朝山是佛教信徒到名山大寺进香,以忏除业障或还愿的朝礼行为。
为了表达内心的虔诚以及求道的渴望,朝山者常以跪拜的方式去朝礼圣迹,其中三步一拜最为多见。
相传古印度即有“巡礼”的习俗,“巡礼”,指的就是巡回礼拜佛、菩萨、祖师等之圣迹。在印度有巡礼佛教八大灵塔的风气,在我国也有朝礼佛教五大名山的习惯,有的朝拜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有的朝拜五台山的文殊菩萨,有的朝拜峨嵋山的普贤菩萨,有的朝拜九华山的地藏菩萨,有的朝拜雪窦山的弥勒菩萨。
朝山是学佛修行法门之一,其真义有:朝山可接引刚开始学佛的人,由浅入深的了解佛法之根本,以此培养善根成熟。同时可消除傲慢之心,也可净化无明习气,使智慧渐增。
我们常说,只要心中有佛,佛就在我们面前;只有心中有菩萨,菩萨就在我们面前。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去这些灵山胜地去朝圣呢?
《佛说佛名经》中讲到,“念佛一句福增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河沙。”佛教认为,拜佛可消罪、可开智慧,有无量功德。
朝山礼佛,从娑婆拜到净土,从凡夫拜成圣者,从污秽拜到洁净,从旷野拜到殿堂,从无明拜到光明。每一声佛号,每一次叩拜,自己的愿力与菩萨的愿力相应,福慧增长,业障顿除。
河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慧广法师曾说道,“在曲折陡峭的山路上,三步一叩首,借助身体与山石的碰撞,汗水与酸痛的历练,感受祖师开山的不易,花开见佛的漫长。每一次蹲起,都是一次生与死的抉择;每一步的前进,都是进与退的取舍。在精疲力尽之时,选择停留或往后退,则能获得当下的安逸,但有愿的圣者,谁会甘心放弃呢?”
朝山累吗?很累,但累得值得。朝圣者的身体会遭受疲惫,但在虔诚的信念淬炼下,这终将升华为内心的喜悦。
正如《孟子·告子下》中《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所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从山脚,到山顶,人的身体疲劳只是表面,最重要的是内心在这个过程中是否能够感受到清净,能否在这循环往复的三步一叩中感悟到人生的道理。
而这一种仪式,或者说这一种精神和信念,同样适用于这个社会和时代。
时代的发展让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却也让人的内心越来越浮躁。这种浮躁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稍有不慎便会落入深渊。在这种背景之下,小到朝山朝圣,大到佛法佛教,对于我们的生活便变得更加有指导意义。
拜一次山或许不难,难的是我们从拜山之中,沿着先贤的圣迹,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东西,摈弃原来的陋习和杂念,让自己真正能够沉下心来,去思考,去进步,去生活。
拜山也不一定必须禁锢于叩拜的形式,重要的是用心去感受。杭州灵隐寺方丈光泉法师曾在一次朝山活动中对一位年逾七旬,满头银发的居士赞叹不已,并慈悲地说:不要硬坚持,可以不叩拜,心到即可,身体是最重要的。老居士长年受椎间盘突出的痛苦折磨,她感动地回答:“我满心欢喜,一点儿也不累,师父您放心吧。”
山,并不需要我们去拜,因为你拜或者不拜,山还是山,山就在那里;佛,也不需要我们去拜,因为你拜或者不拜,佛早已成佛,就在那里。我们朝山,是要追随一条成佛的路,我们礼拜的是自己生命的圣山。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官方
2.03K篇文章
19.98M总阅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