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陶瓷青花遇上2D动画,这一新的尝试刷爆众人眼泪!
没有牛逼的拍摄技巧
没有大师手笔的润稿
没有华丽团队的包装
却在小提琴奏响的那一刻
包围住你的心
仅仅的四分半的时间
让每一个看过的人,眼含热泪
它就是景德镇陶瓷大学教师
于超的青花动画作品
《春风如约》
在任教的十多年时间里,于超对这个环境清幽却交通闭塞的千年小镇感情日笃。这里生活节奏缓慢,也更符合他散淡的性格。他学着从泥巴开始,制器绘画。
他说,就好像不熟悉的人做成了好朋友的过程,他和瓷器之间也建立了一种信任和连接。
然而静态的器物和画面让他着迷的同时,也让他疑惑,如何能让画面上的人动起来呢?他开始借助自己动画专业的丰富知识,将二维动画的设计理念,引入陶瓷动画。
“虽然作为动画行业来说,我们远离了北上广这些动画艺术的中心,但是景德镇有它自己的优势。我的思想可以很自由,同时我又受到地域文化的滋养,陶瓷文化其他地方是没有的。”
在于超眼里,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本身就具备强烈的说服力和符号性。因此,由它延伸出来的文化属性也是如此。
“我一直在对这个想法探索一些实验,探索一种未知性,给动画这种艺术形式增添一种独特的形式。”去年,他到清华美院访学,最后结业的时候需要出一个作品。
于超于是觉得可能这个机会来了。
“我来景德镇这么多年,前几年我没有想到用陶瓷去做动画,为什么我现在想到呢?我觉得这也是我跟景德镇陶瓷文化的一种互相认识的过程。”他如此形容自己的这个想法。
但是,决定了这个事情很容易,要做起来,却并不是那么简单。除了工作,他必须要把所有的业余时间,全部投入到创作上来,并且构思、分镜、画稿、擀泥板、绘画、上釉、烧成……等等环节,都要自己亲力亲为,实在是很难。
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压倒于超。
2017年就开始构思故事、设计场景和造型,还要将手稿绘制到瓷器上。大概从年初开始,一直到18年8月多才完全结束,半年时间,180天, 4320小时,他设计了近千张手稿。
光是画面所需要的瓷板,他就烧了300多块,还不要计算那些没有烧好的和备用的。
这一切过程,于超也邀请了朋友帮忙擀制泥板。瓷板上釉、烧窑,后期制作等等,历经10800小时的创作,1300度高温窑火的浴炼。他用流传千年的景德镇陶瓷,画出了一部震撼人心的动画片。
《春风如约》全片只有4分29秒
以传统的青花绘画形式
呈现了民国背景下壮烈的民族战争
和凄清的家庭送别故事
故事中,年轻的飞行员,即将赶赴战场,戍家卫国,而此时,妻子已经身怀六甲。但是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和平,妻子并没有犹豫,毅然支持他,送他走上战场。一场激烈的战斗中,年轻的飞行员壮烈牺牲,得到消息的妻子悲痛欲绝,泪如雨下。
一场大雨过后,种子钻破厚厚的泥土,露出新芽,雨后春笋在肥沃土地上茁壮长大。春水涌动,春林初盛,老树重生嫩枝,旧枝再开新花。
又是一年春风起,又是一岁山坡绿。在影片的最后,年轻妻子怀抱着孩子,在山坡上遥遥招手,而画面的另一头,是青草凄凄的坟冢。
故事在小提琴版的《送别》烘托下,没有一句台词却幽咽的如泣如诉,让人哀怨、沉痛。那些个在战中失去的生命,让人们怀念、悲伤,也让我们不得不反思、不得不铭记战争之痛。
他用象征的手法,在影片中展示:枝头绽放的花朵、破土而出的竹笋、引吭高歌的小鸟、岁月枯荣的老树……来象征历经战争的苦痛,春风会吹来一个新的世界。
在他看来,生命是循环的。它包含了死亡,也孕育着新生,春风如约而至,生命会再一次苏醒,一年一年,生生不息。这也是它取名《春风如约》的意思。
下一步,他想把这部片子继续完善,还有就是创作另一种题材的青花动画。
他个人推崇民间青花的酣畅淋漓的感觉,因此下一部作品可能会借鉴民间青花,用更加抽象的表现手法,让青花的特色更加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