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佛教该如何“放生”?林清玄呼吁人们用慈悲与智慧护生

新时代佛教该如何“放生”?林清玄呼吁人们用慈悲与智慧护生
/ 每天早上7点 / 发现美好禅意生活 /

北国尚有飘雪

南方已是百花初绽

春暖花开又是一年春

在春天里佛弟子会想到什么?

 

禅风君想到了白居易的一首诗:

谁道群生性命微

一般骨肉一般皮

劝君莫打三春鸟

子在巢中待母归

这是古代佛子慈悲护生的写照

 

林清玄曾就护生问题做过一系列的思考

在他看来非理性的放生不是护生

真正的护生需要的是慈悲心

以及方便善巧的智慧

一起来了解在他的思考里

慈悲护生我们可以做什么

 

1

 

放生真的有用吗?

 

 

新时代佛教该如何“放生”?林清玄呼吁人们用慈悲与智慧护生

放生有时并不能真正积功德,反倒鼓励不肖商人捕捉野生动物,甚至破坏山林的生态。我们何不从放生到护生,一起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呢?

 

北投佛教文化馆与农禅寺,把信众捐来作为放生的钱共一百三十万元,转请台北市立动物园兴建了七座鸟园,专门收容为人弃养或遭人伤害的稀有鸟类,这些鸟园叫做“护生鸟园”。

 

新时代佛教该如何“放生”?林清玄呼吁人们用慈悲与智慧护生

我读到这个报道,忍不住喝彩,佛教界千余年来讲“放生”,已经成为积习难改的行为。由于放生积功德的观念,鼓励了那些不肖的商人捕捉野生动物来卖给佛教徒,动物在捉放之间吃尽苦头,甚至横死山林。

 

也由于放生,放鸟则破坏山林的生态,放鱼则破坏河流的生物链,非但被放的鱼鸟、乌龟不能得救,反而害了山林河流里原住的动物。

 

新时代佛教该如何“放生”?林清玄呼吁人们用慈悲与智慧护生

 

又由于被放生的动物都是繁殖畜养,根本没有野生的能力,每次有佛教徒放生就尸横遍野,令人不忍卒睹。

 

放生已经成为环境森林破坏的大问题。我的弟弟从前住在阿里山,他说阿里山是佛教徒放生的热门地区,放生活动几乎无日无之。

 

新时代佛教该如何“放生”?林清玄呼吁人们用慈悲与智慧护生

 

每回放生法会过后,佛教徒呼啸而去,留下满地的鸟雀,或挣扎死去,或奄奄一息,或成为野猫野狗的食物,连非佛教徒看到那种“惨烈”的画面都会落泪,搞不懂为什么慈悲的佛教徒竟有如此无知野蛮的行为。

 

我也曾问过许多环保专家、生物专家,谈起佛教徒的放生行为,他们也都表示,在山林溪流胡乱放生是愚蠢的行为,对环境与生物有百害而无一利。

 

新时代佛教该如何“放生”?林清玄呼吁人们用慈悲与智慧护生

 

从前,我也时常参加放生活动,虽然眼见许多动物当场死亡,有些师父告诉我们:“它们是当场得到超度,转生善处了。”我心里虽然有许多疑惑,但也曾想:放生最可贵的不在行为,而在慈悲之念,如果人有一念之仁,放生的功德就圆满了。

 

2

 

是慈悲还是私欲?

 

 

新时代佛教该如何“放生”?林清玄呼吁人们用慈悲与智慧护生

后来我逐渐发现,我们佛教徒讲放生,大部分不是为了真实清净的慈悲之念,而是为了做自己功德的一念之私。

 

例如我们平常并不做慈悲的事,一旦事业不顺利了,就去放生;一旦家人生病了,就去放生;一旦发财了想做一点功德,也去放生;于是无数的生灵成为我们功德的筹码,我们以鸟、兽、虫、鱼的生命来作为我们自私的赌注。

 

新时代佛教该如何“放生”?林清玄呼吁人们用慈悲与智慧护生

 

久而久之,很慈悲的放生行为竟成为生命的悲歌。从慈悲变成悲哀,从“一念之仁”到“一念之私”,想必是佛教徒所不愿见的。

 

现在,我们到全省各地的水库,几乎在水库旁边都有整条街在卖“活鱼三吃”,一天要宰杀几吨的活鱼,有一次我问鱼店的老板:“这水库怎么可能有这么多活鱼呢?是不是从外地市场运来卖的?”鱼店老板的回答大出我的意料,他说:“怎么不会有呢?我们这水库的上游,常常有佛教徒整卡车整卡车的载鲤鱼来放生呢!”

 

新时代佛教该如何“放生”?林清玄呼吁人们用慈悲与智慧护生

 

弟弟告诉我,在阿里山也有许多人架鸟网,以捕捉那些放生的鸟类维持生活,如果抓到那还活蹦乱跳的小鸟,就再卖给人放生,如果抓到奄奄一息,甚至死亡的小鸟,就卖给山产店烤小鸟。

 

这是放生所带来的实情,却很少人去思考。更严重的是环境的破坏,放生的人大概都假想鱼鸟在河海森林都可以活得很好,其实不然,我们可以想像把数万只猪牛鸡鸭放到山林的情景,就可以知道,长期被人类豢养的动物根本早就失去自我生存的能力;即使它们能够存活,也会使环境失衡,从前福寿螺、巴西龟、食人鱼对环境的破坏可为殷鉴。

 

新时代佛教该如何“放生”?林清玄呼吁人们用慈悲与智慧护生

 

放生行为带来的缺失既是罄竹难书,而放生的利益只是为了自私的功德,为什么佛教徒还如此热衷于放生呢?是不是有什么方式可以取代放生呢?是不是大家都愿意对放生做更深入的思考呢?

3

 

护生才是功德

 

 

新时代佛教该如何“放生”?林清玄呼吁人们用慈悲与智慧护生

我觉得提倡“护生”比放生更有意义,可以取代传统放生的观念,鼓励佛教徒一起从事惜生、护生的工作,比放生的行为更重要,当然也更有功德。

 

推动以护生代替放生的圣严法师说:

 

佛教一千多年来提倡放生,是为了保护自然生态,鼓励大家不要滥捕、滥杀。可是,在今天的社会,放生已变成是污染环境、破坏环境的行为。

 

新时代佛教该如何“放生”?林清玄呼吁人们用慈悲与智慧护生

 

例如三年前我们还在放生乌龟,每次抓到的乌龟,身上都刻了好多字,不知被人家放过多少次了,在被人抓抓放放的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生态不对的话,会死掉一部分。

 

鱼也有相同的情形。鱼类原属于自然界的,但现在有许多是人工培养的,人工养的鱼再放回自然界去,一定会死掉,而且会对当地的水造成污染。

 

新时代佛教该如何“放生”?林清玄呼吁人们用慈悲与智慧护生

 

鸟类也是。根据专家研究,这种把自然界的鸟抓来再放生,一百只鸟中,存活率只有三十只,甚至会低到只有五六只存活。若是买人工养的名贵的鸟来放生,一百只当中的存活率等于零。

 

所以,我们现在大声疾呼:放生的观念应该要改变,是要保护自然才对。

 

新时代佛教该如何“放生”?林清玄呼吁人们用慈悲与智慧护生

 

要改变长久以来的“放生观念”,确实需要很大的勇气。这里面要有理性的思维,并且承认从前我们的放生观念是有缺失的。如果我们能从这一点来认识、来觉醒,才是最大的功德。

 

放生原是慈悲的好事,是由真实的慈悲心来发展;我们今日既然看到放生带来严重的问题,应该闻过则喜,一起使“放生”成为“护生”,甚至呼吁佛教徒共同为“环境保护”而努力。

 

新时代佛教该如何“放生”?林清玄呼吁人们用慈悲与智慧护生

 

只有人人保护环境,建立当下与永远的净土,生灵才可以得到真正的保护。

 

在现代,当我们说到功德,应该分成两方面,一是来自于人心的净化,使人人生起仁民爱物的心;二是来自于环境的净化,使众生都能活在清净的环境中,免于恐惧,这才是真功德。

 

我们何不从放生到护生,然后一起来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呢?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