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 - 大陆, 资讯 - 正文
2019年2月27日,由上海玉佛禅寺觉群人间佛教研究中心,联合上海大圆通寺圆通学府,邀请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任重书院院长、复旦大学教学名师王德峰教授,隆重举办了2019年第三期觉群人生讲坛——“《六祖坛经》的智慧”系列讲座。这是王德峰教授《六祖坛经》系列讲座的第五期。
大家积极踊跃,现场共有五百余名观众来聆听《六祖坛经》的智慧。首先王德峰教授带领大家回顾了上次讲座讲述的《机缘品第七》的前几则公案,如何是“机缘”,如何做到“即心即佛”。
接着王德峰教授讲《六祖坛经》中关于智通法师的公案。智通“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王德峰教授告诉大家,《楞伽经》是禅宗非常重要的经典,尤其对于早期禅宗而言,更是修行的主要依据之一。
王德峰教授接着给大家讲解了什么是“三身四智”。所谓三身,即清净法身、圆满报身和千百亿化身。四智则为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
佛教中有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转识成智”说的是,可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
讲到“若于转处不留情,繁兴永处那伽定”,王德峰教授告诉我们,如果在转识成智、因果流转中,能不留情执着,就可以永处大定之中。正如憨山大师说的那样:“所言转识成智者,别无妙术。但于日用念念流转处,若留情念系着,即智成识;若念念转处,心无系着,不结情根,即识成智。则一切时中常居那伽大定矣。”
王德峰教授接着给大家讲解了《六祖坛经》中智常法师参见六祖惠能,问如何“见性成佛”的这则公案。
最后,王德峰教授又为大家讲解了什么是常乐我净,即不迁名常、安稳名乐、自在名我、无我名净。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