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活分享 | 一位女僧讲述她在雪窦山下的成长故事

僧活分享 | 一位女僧讲述她在雪窦山下的成长故事

禅风网推出毕业季特别策划——“我的佛学院僧活”,诚邀在佛学院就读的学僧分享自己的佛学院生活。今天本期的主人公,是来自浙江佛学院雪窦山弥勒佛学院女众部本二班的学僧智英法师。

僧活分享 | 一位女僧讲述她在雪窦山下的成长故事

在她的眼中,从教学楼到草坪到大寮,不同的地点有着不同的景观,却处处皆有禅意。从初出家的懵懂,到迷茫中的顿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成长的基石。接下来,就跟随学僧智英法师的视角,去看看她的佛学院“僧活”吧~

初学,从零开始

僧活分享 | 一位女僧讲述她在雪窦山下的成长故事
江南的五月绵绵湿湿,从开春断断续续下个没停,雪窦山大慈禅寺一直笼罩在江南的一片雨雾中。今天,雨雾中的大慈终于迎来了一缕久违的阳光,花草裹挟着泥土的气息,飘荡而来……

我漫步在大慈禅寺美丽的校区,一边享受着阳光的轻抚,一边观看校园的景色。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弥勒佛学院女众部教学楼。它巍然耸立在一片枫叶林中,红色的枫叶虽不似十月的火红,但在绿色的林中依然是那么耀眼夺目。一叶一片竞相争艳,散发着青春的朝气,充满了向上的活力。

就是在这里,我们一点一滴接受了佛法的熏陶和基础威仪的教育。初出家的我们,不知道威仪幢相在众中有着怎样的意义。做小众的我们站没站相,坐没坐姿,所以要从《沙弥律仪》基础学起。

僧活分享 | 一位女僧讲述她在雪窦山下的成长故事
法师从行住坐卧开始教,从上殿的站姿,到过堂的坐姿,从睡觉的睡相,到生活中的每个细节。法师耐心地教,我们认真地学,慢慢的,学会了食不言寝不语,知道了什么叫“婆罗门聚会”,懂得了出家人堪为人天师表,威仪幢相亦是令众生起信敬的根本。

顿悟,需要时间积淀

除了学威仪门和沙弥十戒,大多的时间则是用来学习教理。当然,最令我感兴趣的还是唯识系列的学习。

从预科班开始,我们就学习《百法明门论》,之后《唯识三十颂》等等,再往上课程更深。学唯识对我来说,是比较费劲的。名词名相的生涩抽象,在我听来就象是听天书一般。51个心所,法师要求人人熟背,那时候不理解,只能死记硬背,背得头晕眼花。但在反复背诵的过程中,我慢慢地对每个心所的体性和业用好像有了一些理解,也能找出一些规律了。

僧活分享 | 一位女僧讲述她在雪窦山下的成长故事
比如,烦恼心所中的“贪”心所,唯识里面的定义是“于有、有具染著为性,能障无贪,生苦为业。” 它和善心所中的“无贪”心所恰好相反,“无贪”是“于有、有具无著为性,对治贪著,作善为业。”在这两个心所中,我首先要弄懂的就是“贪”心所中的“有”、“有具”这两个概念,对照笔记,查阅资料,反复思考,最后弄明白,“有”、“有具”就是三界众生及其赖以生存的一切条件。

僧活分享 | 一位女僧讲述她在雪窦山下的成长故事
众生内心对五欲深生爱染,贪著五蕴之身,导致不断的轮回生死,受尽诸苦。所以,它的业用就是生苦为业。这样一来,这两个心所的概念基本上就弄懂了。同样的道理,下面的“瞋、“痴”和“无瞋”“无痴”等两相对照,很快也就掌握了。

僧活分享 | 一位女僧讲述她在雪窦山下的成长故事
就这样,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薰修学习,终于能够听进去一些了,这令我非常欢喜。随着时间的积淀,思维的开启,之前不懂的东西再回过头去想,忽然间也能够明白了。

通过唯识的学习,慢慢的对心识的认知有了提升,也能够觉察自己的内心,彻底明了修行在心,如一人与万人战,心地明则大事了,外相纠缠则相去千里。如紫柏大师于嘉兴楞严寺刺血书之:“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久而久之,内心受益愈加明显,对学法充满了喜悦和信心。

成长,源于点点滴滴

而其他教理课程及社会科目的学习,为佛法的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走过教学楼,两边是草坪。雨后的草坪,葱绿又湿润,前不久才修剪完的草坪上,又长出来一撮撮或细长或粗糙的杂草,与眼前这片齐整的绿色非常不协调。该要除草了。其实,拔除杂草又何尝不是在清理内心的杂质呢?

僧活分享 | 一位女僧讲述她在雪窦山下的成长故事
佛学院这几年,也时常发心干活。平时,除了上课和休息的时间,其余的时间基本上在大寮发心。因为人多,经常会腌一些咸菜。腌菜有一个揉菜的过程,慢慢地,轻轻地,细心地揉着……直到把它们揉软,揉倒,揉出水。腌菜的过程中,不能用力太大,这样会伤了菜的表皮,影响口感。腌菜多了,自然就腌出了经验。

僧活分享 | 一位女僧讲述她在雪窦山下的成长故事
有一次,腌着腌着,忽然就对着那盆菜愣住了。这腌菜为什么要慢慢的揉呢?这揉菜揉的是什么呢?想了想,一时间明白了。慢,是为了用力均匀,不伤菜的表皮,不影响菜的口感;揉,就是要揉倒菜性。比如冬芥菜,辛辣苦涩,不揉倒性子又如何能令它柔软入味呢?其实,凡夫众生的我们就像是这盆待腌的菜,性子不揉如何能软?心性不软如何修道?

调伏内心,踏实前行

如果说今天的点点滴滴,都是成长的基石,那么,佛学院全面系统的教育则是真正令我们调伏内心,树立信解,完善僧格的重要增上。

僧活分享 | 一位女僧讲述她在雪窦山下的成长故事
最后,不知不觉间,来到滴水观音池。以前每次路过菩萨圣像只是遥望,今日驻足,才发现小小的放生池,也独具风格。池水清澈碧绿,涟漪阵阵,红黄锦鲤欢畅游玩,嬉戏打闹。水池正中央,观音菩萨端立宝莲花台,眉眼低垂,左手净瓶,右手法印,慈母普施。

僧活分享 | 一位女僧讲述她在雪窦山下的成长故事
遥想楞严经中菩萨自说,远古在观音如来处发大菩提心,承古佛耳根圆通法门,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觉,历无量劫精勤修习,终发大明目,得四无畏,三十二应, 千手千眼,普施众生。不禁心中万分感慨,佛道久远,历无量劫。

佛学院三年的生活和行持,只是这条路上一条多么微小的一步,三宝师长竭尽全力成就我们,我却无德无能,深感惭愧,唯以日后更加踏实努力的学习和行持,上报三恩,下摄有情,做如法僧事,渴求大涅槃果。

互动时刻

你对于佛学僧的生活有崭新认识吗?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