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响千年遗音!《敦煌·慈悲颂》重拾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慈悲

2019年6月12日,在结束了一年的世界巡演之后,风靡全球的《敦煌·慈悲颂》终于回归其灵魂之地——敦煌
世界著名作曲家、指挥家谭盾将带领法国里昂国立管弦乐团 、德国吕贝克国际合唱学院及知名歌唱家沈洋、谭维维、朱慧玲郭森、王传越、巴图巴根、陈奕宁等上百位音乐家,携巨作《敦煌·慈悲心》来到敦煌大剧院,穿越千年历史,重现敦煌遗音。这场交响乐耗尽中国著名艺术家谭盾老师六年心血,他根据敦煌壁画上的佛经内容为创作蓝本,全新诠释敦煌千年回响的文化,开辟了一条全世界都能听得见的丝绸之路,在将中华传统文化与佛学文化传播到更远的地方去之后,终荣归它的灵魂之地,令无数翘首以待的人心情激动澎湃。

6月9日,在兼具史诗感与当代审美的舞台呈现之下,谭盾《敦煌·慈悲颂》2019中国巡演在西安的第一次亮相,便收获了现场观众的巨大热情与极大的肯定。当天座无虚席,演出谢幕时观众们响起的热烈掌声长达二十几分钟,纷纷涌上前,久久不愿离去。

而享誉海内外的《敦煌·慈悲颂》交响乐到底有何奇特之处?何以能震撼全球无数人?今日且随禅风君一同来了解一下。

????点击视频:《敦煌·慈悲颂》节选

谭盾追寻千年遗音

说起这部恢弘的交响乐《敦煌·慈悲颂》,不能绕过的一个人便是其创作者谭盾。谭盾在后来分享创作梗概时,均会提到这部作品是他在敦煌石窟之中“怀”出来的。2013年,谭盾是因好友的一通电话受邀前往敦煌游玩,未料走进洞窟后,一待就是六个小时。

当很多朋友问他为什么不出来?他风趣又形象地回答道:“我在洞窟里‘怀孕’了。”

原来,谭盾在窑洞中被精美绝伦的壁画深深地震撼到了,于是开始不停地思考着如何将那些栩栩如生的敦煌壁画变成声音,带往世界各地,以至于琢磨得忘了时间。而便是在这六个小时里,谭盾逐渐生出利用西方音乐表现形式去讲述东方故事的想法。

在此后的六年时间,谭盾又到敦煌十几次,通过长时间的采风、研究,他通过从敦煌壁画中找到古代乐器的“形、身、色”,从古代音乐史学中找到“律、量、音”,最后从敦煌古谱中找到“曲、段、歌”确定了作品的基调。后他又走遍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大英图书馆、法国国家图书馆,饱览数以万计敦煌瑰宝,寻找散落世界各地的敦煌古谱。

甚至为研制敦煌古乐器,谭盾深入到中国各地,向古乐活化石匠人取经,还东渡日本,向家传历代的长安琵琶匠人后代习得制法。最终,他以敦煌壁画为故事为蓝本,创作出了《敦煌·慈悲颂》这部融合了敦煌古乐与西方交响音乐、并跨越文化时空的音乐语言,重现了中华古代文明与辉煌。

是谭盾如同赤子般创作初心,让这部交响乐有了最纯粹真实的演奏力,也才使得千年古画得以穿越浸润在今天的舞台,带着慈悲的信仰,传递出对生命和人生深刻厚重的思索,震撼人心!唱响千年遗音!《敦煌·慈悲颂》重拾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慈悲

创作中的慈悲之心

而在创作者的初心之上,《敦煌·慈悲行》所展示出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敦煌佛学文化相互浸润的慈悲心怀,无疑是打动所有观众的另一个重点!

谭盾在内容创作上有着清晰的思路,他说:“中国的传统文化很有感召力,比如对慈悲善良的信仰,这在其他很多文化中都能找到相通之处。我创作《敦煌·慈悲颂》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唤起所有人去追寻我们共同的目标,爱大自然,爱人类自己。

是以,在《敦煌·慈悲颂》之中,作品唱词包含了佛经和中国古典诗词,在中文与梵文的相互交织之下,生动演绎出富于东方哲学和禅意之美的作品,令听众沉浸在平静而浩大的慈悲心中,久久感动。

整部交响乐取材敦煌壁画上的内容,全剧分为“菩提树下”、“九色鹿“、“千手千眼“、“禅园”、“心经”、“涅槃”共六幕,道出了从“因果”到“涅槃”这一过程的深刻思考。第一幕《菩提树》乃是觉悟。

讲述的是释迦摩尼身为王子之时,在菩提树下舍身割肉喂鹰,救下了众生鸟。他因此悟得“人与万物要和,人与众生要爱”的真谛,乐章因此高昂激荡,庆贺释迦摩尼的开悟,赞颂着觉悟之光降临人间。第二幕《九色鹿》则讲的是因果。

落水人恩将仇报,最终得到了报应。乐章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总结,试图表达过去、现在、未来乃是一体,有因有果的道理。第三幕《千手千眼》讲的是奉献。

美丽的妙善公主在盛大的祭典上,为众生献出双手承受着痛苦,是以这一章的乐曲华美而悲壮却又慈祥。

第四章《禅园》和第五章《心经》,则用音乐去表达佛教历史,用音符去展现天地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最后一幕《涅槃》则表达的是彼岸,意味着修成佛果。在这一章中,空灵的梵音在大厅中流淌,终于和全剧的开场连接成一个完美的圆,娓娓道出因就是果,果亦是因的关系。音乐是共通的,在《敦煌·慈悲心》气势磅礴的音乐声中,观众们如同经历了一生,直到在终结的刹那安静中,看清在不同时空中的伏线终是交织为一,又化为了无,仿佛经历一场整洁完整的洗礼,顿然开悟,众生是佛。

千年之前,大漠黄沙之中,西域梵音随着驼铃声缓缓走来,印刻在了黄土之上,启万物智识。千年之后,反复音乐厅中,一曲遗音奏响敦煌壁画,将敦煌文化、佛法的慈悲传播到世界各方。

社会发展物是人非,然慈悲古音从未褪色!在这条听得见的丝绸之路上,长长久久感化着众生理解和同情苦难、赞美悲悯与善良。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