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群人生讲坛 | 中医药融入安宁疗护,减轻身心痛苦,让生命更有质量
2020年8月28日12时,上海玉佛禅寺·觉群人间佛教研究中心,联合上海觉群文教基金会,邀请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徐东浩医师,为大家作主题演讲。
本次讲座旨在与大家分享“中医药融入安宁疗护”的相关思考。
中医药融入安宁疗护
讲座中,徐主任分别从安宁疗护的背景、中医药与安宁疗护的融合、中医药适宜技术在安宁疗护中的应用、推进本土化安宁疗护的思考以及中医药融入安宁疗护的意义这五个方面展开论述。
“哪怕只有 1%的希望,您也要用100%的努力!”
这是医院ICU前最常听到的请求,然而如今病患与家属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或许不是简单的“生”或“死”, 而是如何“选择”:
是选择延续生命长度,浑身插满管子的“活”?还是选择提高生命质量?安宁尊严的“死”?
“安宁疗护”这一理念的出现无疑深刻地触动、变革了人们对于“生与死”、对于“疾病与治病”的观念。
徐主任讲解到所谓“安宁疗护”,即是令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避免过度治疗,减轻创伤性治疗所造成的身体上的痛苦,提高其终末期生活质量,从而让患者得以舒适、安详、有尊严地离世。
对于患者家属而言,也可以减轻家属的生理及精神心理痛苦,尽快走出悲伤的情绪。
对于国家而言,安宁疗护也能够避免过度治疗、无效治疗和有创性治疗,有限的医疗资源可以更加充分的发挥效用,缓解社会需求与医疗资源供需的不平衡。
安宁疗护虽然是“舶来品”,但其在理念、诊断、治疗等方面却与传统中医药有着相契之处。
如《宋史》记载被誉为“北宋医王”的庞安时在给人治病时,如果遇到病入膏肓、医药无用的病人时,便会如实相告,不再为其治疗,这与如今安宁疗护不作无谓救治的思想相近;
又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方》中说:“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幼长妍媸、怨亲善友,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这就确定了包括临终病人在内的各类病人均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
对于临终病人的中医药治疗以淡化治疗、减轻恶心呕吐、失眠、水肿、便秘等症状为原则。
其主要通过针灸按摩、穴位敷贴、拔罐刮痧等外治法,结合中药、药膳等药物疗法以及五音疗法、芳香疗法等其他疗法进行治疗。
讲座中,徐主任还为我们分享了将中药与具有药用价值的食物配伍,烹制成适宜患者服用的各类药膳方,从而在确保药用价值的同时,丰富患者的饮食。
如肺癌患者可服食薏米赤豆粥、冰糖杏仁糊;胃癌患者可服食茯茶包子、栗子白果羹;食道癌患者可服食小麦煮海带、参薏粥、菱角粥等。
讲座的最后,徐主任指出因为安宁疗护的理念源于西方医学的临终关怀理念,不可避免的会带有西方价值观的烙印,虽然初衷一致,但与我国的传统主流文化和民族传统观念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而将中医所具备的中医哲学思维、中医整体观诊疗思路、民俗文化信仰、以及中医药舒缓技术结合安宁疗护,就不失为一种推进安宁疗护本土化的方法。
△更多讲座精彩内容,长按回看
主讲人
徐东浩
上海市徐汇区康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
上海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
上海市社区中医医疗协助组组长
上海市社区卫协安宁疗护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社区中医药服务研究中心副理事长
参与编写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社区中医药工作指南》、《农村中医药工作指南》,主持编写上海市卫计委《肿瘤患者中医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参与编写《临终关怀学概论》第一、二版、《老年安宁疗护》、《社区养老服务指导》、《临终关怀百科辞典》、《安宁疗护服务管理流程》等。参与建立了全国首个医学伦理社区安宁疗护实践基地——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医学伦理实践基地、现正筹建全国首个全科医学专业临终关怀方向博士点培养社区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