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之第七课:学者与行者探讨人间佛教建筑观

「人间佛教的建筑观」邀请慧知法师、段玉明教授主讲,由妙凡法师主持。


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因应疫情时代需求面推出的「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9月1日晚播出第七堂课「人间佛教的建筑观」,由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院长妙凡法师主持,佛光山净土文教基金会执行长慧知法师及四川大学段玉明教授,进行一小时精彩的云端对谈,带领全球五大洲观众,透过youtube及zoom穿越古今,观赏从佛陀时代到今日两岸三地的寺院,从建筑制式到弘法内涵的演变。

妙凡法师于开场白提出:寺院是弘法的载体,故寺院空间的规划直接影响弘法的内容、属性,以及参与的对象、接引的对象。寺院同时也是一个时代、民族、文化、经济、思想的集体反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文化的象征。

对寺庙文化有深入研究的段玉明教授,分别从「佛教寺院发展的历史」,与「人间佛教道场建设」两个方面进行讲述,从佛陀时代的「讲坛即佛殿」,随着时代变迁慢慢演变为塔院、石窟寺。

段玉明教授谈及藏经楼是佛光山人间佛教研究院所在地。

佛教传入中国后,塔院的传统融入汉地建筑的特色,更配合弘法的需要,陆续加入藏经楼、钟鼓楼、法堂、僧房等,成为以「佛院」及「僧院」象征佛法僧三宝的丛林式寺院。段教授特别强调,在此象征模式的观念下,只要走入寺院便是「皈依三宝」了。伴随着人间佛教自上世纪后半叶的开展,人间佛教道场建设在两岸出现高峰。除了遭到破坏的寺院得到重建,更多新型寺院陆续建立,段教授将之归纳为传统型、仿唐型、混合、住宅型和现代型5种类型,并点出其共通的两大特色:学校、图书馆、赡养院、文化中心、休憩园林等人间性的附属建筑,成为寺院必不可少的部分;「极乐世界」或「三宝」等旧有的象征范式,仍以不同形式保留各类型寺院中。

段教授又以佛光山三大建筑群为例,指出三宝山与传统丛林寺院殿堂的纵向式分布相反,佛陀纪念馆、藏经楼及佛光山总本山呈横向布局,让佛、法、僧三宝同时面向公众,公众可随缘随机亲近三宝中的任何一宝,从而进入佛门,这正是人间佛教的核心主张。

慧知法师坦言自己是到了佛光山才开始接触佛教,因此直接以星云大师为学习对象。落成于1956年的宜兰念佛会讲堂,是大师最早的建筑设计,大师创新地参考当时盛行的基督教教堂样式,再加入卍字、莲花和袈裟纹等佛教元素,营造出别具时代色彩的建筑造型。慧知法师以此说明,星云大师倡导人间佛教是回归佛陀的本怀,体现在寺院的建筑,便是重现佛陀时代佛教寺院的教育功能,因此大师所规划的寺院,都告诉弟子要具备功能性、实用性及变化性3个功能。

慧知法师表示,星云大师用生命的米达尺,丈量藏经楼基地的方位。

慧知法师忆述大师指导他规划藏经楼时,大师的叮咛是:建筑还要考虑「群」……藏经楼在已经成型的佛馆及佛光山中间,作为中间的建筑物,必须做出关联性。为此,在整整两个月间,已经双眼钙化,以轮椅代步的大师,运用中午会客的空档,由慧知法师及相关人员推着轮椅,一次次、一步步地丈量从本山到藏经楼工地的距离,最终确认藏经楼的轴线及方位。

妙凡法师在论坛尾声作出结论:佛教建筑从印度到中国、从佛陀时代到当代的演变历程,经由空间的规划,可以呈现人间佛教的思想。早期星云大师开辟佛光山,即重视传统殿堂与多元空间的结合,建设佛陀纪念馆时则关注以艺文化来传播人间佛教思想,到最后的建筑体系──藏经楼,便回归到以法为中心,故而将人间佛教研究院设立于藏经楼,就是要陈述「以教育培养人才」的思想理念。因为唯有培养人才,才能让人间佛教继续走下去。

预告10月1日由南华大学宗教学研究所教授慧开法师,以及国际佛光会檀讲师赵翠慧女士对谈「人间佛教的生死观」,敬请期待。(人间社记者心昙)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