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播与语言变化”——第十四届汉文佛典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线上举行
香港中文大学(中大)人间佛教研究中心、香港教育大学(教大)中国语言学系,以及教大中国语言与中文教育研究中心于2021年12月10日至12日联合举办「第十四届汉文佛典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62位来自内地、香港、台湾,以及南韩、日本、美国、英国、比利时等地的学者,分享各自最新的研究成果,展示了汉文佛典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最新面貌。今届活动创下汉文佛典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有史以来参与人数、正式会议代表和听众人数最多的记录。
古代汉文佛典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宗教文献遗存,具有极高的历史语言学研究价值。「汉文佛典语言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是一个从语言学和语文学的角度研究汉文佛典语言的国际性学术论坛,2002年在台湾嘉义中正大学举办第一届会议以来,已经成为具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专业学术交流平台。
古代汉文佛典是佛教在中国乃至东亚传播最重要的历史记录,而「语言变化」则是历史语言学研究的核心任务,因此今届会议将主题订为「佛教传播与语言变化」,探讨佛教的传播对汉语以及东亚其他接受汉传佛教的国家或民族语言历史变化的影响,并为此设计了六个分议题。
大会邀得两位国际著名学者——香港理工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王士元教授,以及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梅维恒(Victor H. Mair)教授,担任特邀主题演讲的嘉宾。会议又特别邀请数位在语言研究方面的资深学者,包括储泰松教授、方一新教授、卢烈红教授、竺家宁教授、朱庆之教授等,展示自己最新研究成果,总结相关领域或问题的研究史,并为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
中大人间佛教研究中心主任陈剑鍠教授主持研讨会的闭幕仪式,并由教大中国语言学系中国语言讲座教授朱庆之教授致辞,感谢各单位及个人对会议的顺利举行作出贡献。他特别指出,两位当代杰出的学术前辈——王士元教授和梅维恒教授——欣然接受大会的邀请,就「佛教传播与语言变化」作了精彩的主题演讲,是大会的荣耀。
今届会议也增设了「青年学者论文奖」,以鼓励和促进年轻学者加入汉文佛典语言学的研究。大会收到24项作品,最终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助理研究员于方圆凭着《再释「在所」》一文,获得一等奖;中山大学博士后研究员李周渊的《以数位工具TACL判断〈大明度经〉第一品的译者》,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硕士研究生王宇晨的《中古译经中「然」的关联副词用法》,同时获颁二等奖。(供稿:香港中文大学人间佛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