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契机!汇集全国各地水陆画艺术精品 这个展值得关注
水陆法会是
中国佛教历史最长、规模最大、
仪式最隆重的法事活动。
水陆画是应水陆法会需要诞生的,
具有特定功用的一种绘画艺术,
包括壁画、卷轴画、纸板画等形式。
水陆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浓缩,
题材兼及儒释道和民间信仰,
圣俗人物毕集,蔚为大观,
是中华文化讲人伦、
重生死传统的直观诠释。
艺术上,水陆画工笔重彩,
设色艳丽,富丽堂皇,气势恢宏,
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
蕴含着独特的东方审美意蕴。
水陆画凸显了我国传统绘画艺术
的博大精深,
尤其是水陆画的敷色方法,
值得中国当代美术加以研究和珍视。
由于年代久远,又经历过
长期的烟熏火燎,
水陆画大多已淹没不存,
留存至今而又为人所知者并不多。
又因其功能性强,仅供法会使用,
所以就更鲜为人知。
此次展览由广东省博物馆主办,
汇集了首都博物馆、山西博物院等
多家博物馆
具有相当代表性的70幅水陆画精品,
珍贵文物占比近70%,
其中一级文物11件,
其中包括明天顺年间宝宁寺水陆画、
明慈圣皇太后绘造水陆画等
16幅宫廷水陆画
以及山西、甘肃等地民间水陆画。
展览分为以法相会、艺苑奇葩、
水陆万象、水陆余音四个部分
从艺术背景、艺术特色、艺术内涵
以及艺术保护和传承等方面呈现,
为广大观众了解和研究
这一独特的文化宝藏、
领略水陆画的艺术魅力
提供了难得契机。
佛的宝相庄严,菩萨的雍容华贵,
诸天的飘逸唯美,世俗人物的仪态万千
纸绢之上尽开颜。
斑驳于壁上、纸绢的众灵影身,
凝聚着数百年前画师们
勾描填涂的匠心传承,
跨越古今,人同此心,
今天我们依然能够读懂
水陆画中汇聚的审美意趣和美好祈愿。
展览揭开神秘的面纱,
我们籍此
得以一览大千世界的庄严万象。
▲阿弥陀佛图轴
明天顺元年至天顺四年 绢本设色 山西博物院藏
宝宁寺水陆画。阿弥陀佛佛号甚多,主要有无量寿、无量光、甘露。佛教净土宗信徒认为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能接引念佛的人死后往生“西方净土”,故又称“接引佛”。
▲ 关公像 明 绢本设色 首都博物馆藏 关羽,民间称“关公”,其忠义形象深入民心,也因忠义寄托民众诸多价值情怀。元末以后,随着以“三国演义”为主题的通俗小说、评书、戏曲等的流行,关公成为中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围绕关公创作的艺术形象大量出现在水陆画中。 他从英雄豪杰逐渐走向神圣,并广泛深入民心。佛教尊其为伽蓝菩萨,道教尊其为协天大帝、翔汉天神,儒家奉其为关圣帝君,历代朝廷亦对其多有褒封。清雍正时期,敬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关公亦为民间各行各业所供奉。 图绘关圣帝君微侧身站立,丹凤眼,卧蚕眉,赤脸长须,头戴云头纶巾,身穿战袍铠甲,左手捋须,右手持青龙偃月宝刀,英勇威武。画作右上角有“慈圣皇太后”款并印。
▲水陆缘起图 明 绢本设色 首都博物馆藏 水陆缘起图是水陆碑的一种,见于卷轴式水陆画或刻碑立于水陆道场中。历朝历代但凡述说水陆缘起,必记录梁武帝创制仪文和首创法会的神异故事。 该作品左上角有明代万历皇帝之母慈圣皇太后款识及钤印,上图下文,上图绘梁武帝向志公和尚问法图,下半部是黑地金字的宋代宗赜作《水陆缘起文》,可知这套水陆画根据宗赜水陆仪文绘制。 在上图场景中,志公和尚身披袈裟端坐靠椅上,左右各有一弟子。其左侧一着帝王装者,应为梁武帝,其后有侍从、文臣、武将。画面中下位置有一条火红色的蟒蛇,盘曲身体,口中似有云气吐出。
▲诺炬罗尊者、跋陀罗尊者
明天顺元年至天顺四年 绢本设色 山西博物院藏 宝宁寺水陆画。画面上方诺炬罗尊者又称静坐罗汉,坐石墩上,旁有一童侍立,尊者面对献桃猿猴作指点状;另一年长跋陀罗尊者又称过江罗汉,裸露上身,一童在旁替他搔痒,尊者两手抚膝,面带笑容,神情自然。画背景以金碧山水表现绝尘神圣的理想世界。
▲大梵无色界上四天并诸天众图轴 明天顺元年至天顺四年 绢本设色 山西博物院藏 宝宁寺水陆画。在佛教信仰中,“三界”层次从低到高分为欲界、色界、无色界,各界又可进一步细分。色界四禅天中,大梵天为初禅天之王,同时也是婆罗门教最尊崇之主神。梵天属于佛教的大护法神之一。 画中大梵天主云鬓翠翘,胸垂宝饰,身后配头光,持宝扇。梵天身后共九人,分两层。下层三人,其中两人托盘,一人单手承经侍立。上层六人为诸天众,或持经卷,或合十而立,庄严肃穆。
▲大威德降三世明王众图轴 明天顺元年至天顺四年 绢本设色 山西博物院藏 宝宁寺水陆画。降三世明王降伏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之贪、嗔、痴,故名降三世。画面上方绘一菩萨凝神静坐,菩萨化现出下方的明王。明王短发上扬,现忿怒三头六臂相,正面脸开三目,三眼圆睁,胸前挂骷髅,手执武器或法器,脚踩魔鬼,威武之状跃然纸上。 宝宁寺水陆画中人物线描以铁线描、柳叶描、折芦描结合参用,笔法兼方带圆,行笔沉着流畅,线笔组织疏密有致,富有韵律感,并结合服装质地多有变化。其中神将和诸天五岳大帝极似永乐宫和青龙寺壁画。
温馨提示
(供稿:广东省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