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院故事|广东丹霞山别传寺的名字由来

寺院故事|广东丹霞山别传寺的名字由来

编者按:向世界讲好广东佛教故事。时值广东省佛教协会成立40年之际,《广东佛教》推出40个寺院的“广东佛教故事”系列,以飨读者。今天分享来自中山大学钟东老师的文章。

 

“别传”二字,本来就是禅宗的标志,禅宗即是“教外别传”。

 

其中的原由,来自久远——禅宗之法脉传承,始自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百万人天不解其意,唯独摩诃迦叶,会佛旨意,破颜微笑。

 

尔时,世尊说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嘱摩诃迦叶。”

 

话说丹霞故事,倒可以谈一个赴美国的往事,作为引子。
在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有南华寺虚云老和尚座前的知定法师赴美国檀香山,在那里建立了中国古制的禅宗寺院。知定法师就用师父的法号,为该寺命名,于是有了中外闻名的“虚云禅寺”。至七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后,由广东寺院派出年轻的印朗法师去继知定法师住持之任。印朗法师去美国之前,在丹霞山别传寺任方丈,是本焕老和尚培养的僧才。印朗法师于1991年赴美,当时他的师父本焕老和尚已经是广东佛协核心人物、光孝寺方丈。丹霞山别传寺,在改革开放初期培养僧才,由此可见一斑。
众所周知,中国在上世纪的八十年代才真正从“十年浩劫”中慢慢恢复传统文化,包括正式恢复宗教场所。当时,在全国范围内,最早恢复佛教禅宗道场的是本焕老和尚,他在丹霞山别传禅寺安僧、弘法。本焕老和尚当时按照古制引导僧众坐禅、又对年轻大学生开放禅修夏令营,这些做法都是后来全国各寺的典范。1986年,当时中国佛教协会的赵朴初先生,来访丹霞山别传寺,睹见山形、道风,抚今追昔,感慨系之,命笔写下一首七律:
群峰罗列似儿孙,
高坐丹霞一寺尊。
定力能经桑海换,
丛林尚有典型存。
一炉柏子参禅味,
七盌松涛觅梦痕。
未得徧行堂集看,
愿将片语镇山门。
诗作,当时刻写在寺后的海螺峰摩崖上,至今熠熠生辉。赵朴老誉复兴别传禅寺的本老,以及禅宗法门为“典型”;又誉本老和该寺历经磨难,延续几百年的香火,此为真有“定力”。最后,赵朴老追怀创寺的澹归今释和尚,遗恨未见开山祖师澹归的别集《徧行堂集》。《徧行堂集》的作者,是丹霞山别传禅寺的开山之祖澹归今释(1614-1680),关于他的故事,当另文写下。
寺院故事|广东丹霞山别传寺的名字由来
 
现在回到别传寺这个名字,应当知道是明末清初岭南一代高僧、澹归今释的师尊天然函昰当时的命名。
“别传”二字,本来就是禅宗的标志,禅宗即是“教外别传”。其中的原由,来自久远——禅宗之法脉传承,始自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百万人天不解其意,唯独摩诃迦叶,会佛旨意,破颜微笑。尔时,世尊说道:“吾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嘱摩诃迦叶。”从摩诃迦叶为西天初祖,一直传至廿八祖达磨祖师;达磨祖师观见东土有大乘气象,因此远来中国传化,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之禅宗心法。
澹归今释在《经前演义·圆教》条中说:“夫顿与圆,初无二理,而解证既分,便如两事。从解得证,则有渐行,从证起行,元无顿解,此宗门所自擅为教外别传者。”澹归所说,已经是对佛祖传心,丹霞立寺,作如是解说了。也即是说,禅宗与依教奉行,殊途同归。只不过,禅宗不施设文字,不安立言句。然“别传”之意,执有为闲文,执无为虚行,无实无虚,直悟心性,是为禅那。由是之故,别传禅寺的建立,就有了般若三昧在。
我们现在见到的丹霞山别传寺,建立于清朝初年。乃是由天然函昰和尚的法徒澹归今释上山来到此处创建,天然乃是六祖惠能下传之曹洞宗第三十四代传人,而澹归则是天然法徒中“十今”之一。开山创寺的年代起自清初的康熙元年(1662)三月,当时澹归入山,得李永茂(孝源)、李充茂(鉴湖)兄弟舍山,而澹归数年辛劳,穿州撞府,广结善缘,胼手胝足,运水搬柴,创建别传寺,可称为丹霞山开山建寺之祖师。
澹归建寺之后,澹归曾延请自己的师尊天然和尚于康熙五年(1666)上山入院开法。由于天然和澹归师徒二人的感召力,当时聚集在丹霞山上的明代遗民僧人颇多,成为清初曹洞宗在岭南非常重要的道场。
 
寺院故事|广东丹霞山别传寺的名字由来
 
这里特别提出一下当时李氏兄弟舍山情况,据澹归和尚自己的文字说:“丹霞山虽在岭表,然开山主人为邓州李孝源,施山者其介弟鉴湖,知今释三生夙契,强半出自中原也。”(《寄旧房师薛行坞宗伯》)从澹归的文章所记可知,李氏兄弟舍山为事实。
寺内的故事,积累良多,今暂不表,而先叙该寺所选山川形势,来让读者了解丹霞历史文化的遗存,不仅仅在丹霞山成功地申请了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这个层面。用舍山中的李充茂所写《丹霞山记》,最能说明问题。这篇山记,可称是最真切的描写了。其文曰:
粤自洪朦既降,
岳渎同尊。
其它名山胜概,
历世则一,
而显晦各异;
譬如被褐怀瑾之士,
遇合有时,
莫不有天者存乎其间耳。
韶郡丹霞山,
在仁化治中,
绵亘逶迤,
方数十里,
高数千仞,
即余与梓里诸君子今所托迹处也。
山,下、中、上划而为三。
有两关、一峡,
险自天设。
岩则有锦石、
天然、篻竹、
大明、草悬、
水帘、晚秀、
海螺诸名称,
率皆离奇古怪。
或如龙蟠虎蜛于上;
或如凤舞蛟腾于前;
或如狮面螭形,
悬立狰狞于十步之处。
凸凹不同,
吞吐异状。
然石室星错,
实外虚中,
良有俯纳万千之用。
且中山一带,
长松婆娑,
修篁掩映,
清泉瀑布,
飞玉喷珠,
幽赏之胜,
令人应接不暇。
嗟乎!
此山当中原、
吴会之墟,
何终南、崆峒、
姑射、匡庐、
天门、姑苏之不逮?
乃溯从前,
游屐鲜到,
赠赋无闻,
果太傅灵运罕其人哉?
何能铲彩韬光于数千百年之后也!
此山如其所喻为被褐怀瑾之士,好像正是等候着澹归与共师天然的到来,使这玉瑾得以光鲜似的。另,文中所先胜处,后来写入了《丹霞山志》,这些胜处至今还是人间的风景奇妙所在。当然,李充茂所写是俗家视角。而在僧家,则如此佳胜之处,正是别传禅寺所以依托之地。

来源 | 《广东佛教》

文字|钟东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