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群人生讲坛丨程恭让教授:《瑜伽师地论》中的真实与分别

觉群人生讲坛丨程恭让教授:《瑜伽师地论》中的真实与分别

2023年8月27日13:00上海玉佛禅寺·觉群人生讲坛邀请上海大学道安佛学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让教授为大家导读《瑜伽师地论》菩萨地真实义品。

唐代玄奘法师听闻,那烂陀寺有戒贤法师开讲《十七地论》,决定西行求受正法,以释众疑。历经九死一生,求法归来后,将戒贤法师所传授的“瑜伽行派思想”译成一百卷《瑜伽师地论》。

觉群人生讲坛丨程恭让教授:《瑜伽师地论》中的真实与分别

程恭让教授介绍,瑜伽行派的思想是针对初期大乘经及中观学者学说的不足或缺点,试图纠正空性大乘过度偏空的思想建构及价值倾向,试图调和“空有之争”,把佛教的世界观与世俗世界的世界观进行一些辩证的思想整合,并因此建构以“法相研求”及“唯识理论”为中心的一系列教法理论学说。

觉群人生讲坛丨程恭让教授:《瑜伽师地论》中的真实与分别上海大学道安佛学研究中心主任程恭让教授

此次为大家导读的是《瑜伽师地论本地分菩萨地·真实义品》,程教授使用了梵藏汉多语对照读本,详细阐释了这一品的两个核心——“真实”与“分别(虚妄)”,进而说明,因众生的八种“虚妄分别”而出现“三种事情”,导致众生陷于生死轮回不得解脱 。而菩萨通过修行四种寻思、四种如实智,从而实证自在果。

觉群人生讲坛丨程恭让教授:《瑜伽师地论》中的真实与分别

 

真 实

《真实义品》一上来就提出了“二种真实”、“四种真实”的理论构架。“二种真实”,其一是基于诸法“如实地存在性”而言的“实际性”,其二是基于诸法“有多少存在性”而言的“一切性”,这是从总体的角度,从质与量的角度,对于真实问题的分类,也可以被视为是从“所知”的角度,对于“真实”的分析、阐述。

所谓“四种真实”则分别是:1、世间极成真实;2、道理极成真实;3、烦恼障净智所行真实;4、所知障净智所行真实。这里提供了一个基于“真实”概念为中心,从“能知”的角度所描绘的“真实”哲学的架构。

这一“真实”哲学模式,不仅是把“真实”表现为随着人的生命的净化、进步而逐步彰显和开展的理论体系,而且容纳了一般人的知识的真实,表现了瑜伽行派重视众生的世界观和认识论的初心,这就使得这一关于“真实”的哲学模式,即便在千年之后的今天,仍然闪耀着它光辉的进步思想价值。

尤其是其中重点阐述的“第四种真实”,是佛陀极其清净的智慧所认识的真实,同时也是菩萨以“学处道”所包涵的智慧努力要去把握的真实。

论中关于这一点,以“假名言说自性”及“离言自性”两个“自性”概念为中心,展开了存有、非有不二,修持空性胜解,菩萨正行,善恶执取空性,义理的证成及释经学的诠释等等不同的角度,对于菩萨如何逐步净化、提升其智慧,以期彻底了知作为最高的真实的“真如”的第四种真实的过程,做了繁复而严密的论述。

觉群人生讲坛丨程恭让教授:《瑜伽师地论》中的真实与分别

分 别

而“真实”的另一面,就是“虚妄分别”。与佛菩萨的“智慧”相对而言,前者对应的不仅是假名言说的自性,而且对应对于假名言说的自性的偏执,后者则对应的正是“真实”。

由于众生的“分别”未经过批判的“了知”,于是就出现八种分别:自性分别、差异分别、总执分别、自我分别、我所分别,可爱分别、不可爱分别,二相违分别。

八种分别使得三种事情(分别所依所缘事情,我见根本,贪憎痴等诸种烦恼)转现。愚者不了知八种分别,便陷入生死轮回之中;菩萨了知八种分别,则停止轮回,积累福德、智慧资粮,证得自在果,获五种殊胜利益,获得五种殊胜作业,乃至获得五种菩萨当作等。

觉群人生讲坛丨程恭让教授:《瑜伽师地论》中的真实与分别

此次讲座是上海玉佛禅寺觉群人生讲坛2023年的第8场(总67期),现场三百余位听众专注倾听,并且在讲座的最后进行了现场问答。最后,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感谢程教授三个多小时的精彩授课!

供稿|上海玉佛禅寺

编辑|禅风网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媒体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应及时向本网站提出书面权利通知或不实情况说明,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或不实情况证明。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依法尽快联系相关文章源头核实,沟通删除相关内容或断开相关链接。 )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