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曹溪禅”研讨会在南华禅寺曹溪讲坛举行
2023年11月4日-5日,首届粤港澳大湾区禅宗六祖文化节系列活动之第二届“曹溪禅”研讨会在韶关隆重举行。本次研讨会由禅宗祖庭南华禅寺主办,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湖南、湖北、四川、重庆、江苏、浙江、山西、山东、安徽、河北、福建、江西、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越南等海内外学者80余人出席了会议,收到论文101篇。
曹溪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是继2003年首届会议之后,南华禅寺举行的又一次最大规模的学术研讨会,标志了南华寺的学术文化工作又上了新的台阶。研讨会主题是“六祖惠能与佛教中国化”,这是在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提出的“宗教中国化”是宗教未来方向倡议下,广东佛教界再一次响应习主席提出的政府、宗教和学术界三支队伍联合推动宗教中国化号召下,举行的一次高规格的学术会议。
与会代表围绕“佛教中国化”的主题做了深入讨论,为广东佛教的未来传承献计献策。学者们指出1300年前,禅宗六祖惠能在广东创立了禅宗南宗,并把南宗推向全国,弟子们又将南宗分派五部,开创了“一花五叶”的情况南宗,成为中国佛教主流,到现在仍然不缀。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世界宗教研究所杨曾文教授在发布的主旨文章《佛教中国化的创新经典》一文中,结合考察佛教中国化过程,概要论述禅宗在佛教中国化的重要地位和影响,阐释记载六祖惠能生平和传法语录的《六祖坛经》是佛教中国化过程的创新性经典。华梵大学东方思想人文研究所特聘教授高柏园在会上做了《论牟宗三先生“逆觉体证”义之运用——以禅宗、老庄思想为例》的主旨发言。
在两天的研讨中,三个分会场设主持人与评议人,每组发表人既有长期耕耘的资深学者,也有学术精湛的出家法师,与会学者分别以“六祖惠能与佛教中国化”“六祖惠能对中国佛教的贡献”“《坛经》研究”“惠能及其后人”“惠能及其活动”“惠能及其影响”六个分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曹溪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是继2003年首届会议之后,南华禅寺举行的又一次最大规模的学术研讨会,标志了南华寺的学术文化工作又上了新的台阶。研讨会主题是“六祖惠能与佛教中国化”,这是在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提出的“宗教中国化”是宗教未来方向倡议下,广东佛教界再一次响应习主席提出的政府、宗教和学术界三支队伍联合推动宗教中国化号召下,举行的一次高规格的学术会议。
大湾区是我国政府提出的建设粤港澳地区的新创举,禅宗是大湾区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一千余年来,禅宗一直是这一地区的主要宗教和重要的文化形态,今天多地禅宗联动,发扬六祖之风,是当前我国佛教界的又一大创举。南华禅寺作为六祖的祖庭,在佛教界里拥有重要的地位,也是海内外信众的前来拜谒之处,第二届“曹溪禅”研讨会的召开,促进了佛教中国化走深走实,六祖文化的研究与推广将会有新的发展。
附:第二届“曹溪禅”研讨会与会学者论文
一、六祖惠能与佛教中国化
林有能 六祖座下的岭南弟子述略
纪华传 六祖慧能心性论探源
王公伟 慧能形象的演变与佛教中国化
黄连忠 惠昕五本《坛经》版本校订及其定慧等学禅法探讨
徐文明 辽国初期唯识宗对六祖惠能的批评及后来之返正
伍先林 从神会顿悟禅对涅槃佛性与般若中观思想的会通看佛教的中国化
冯焕珍 一本藏心观《楞伽》——憨山大师及其《观经记》
郭正宜 瑜珈教在越南瑶族初探
释正慈 惠能在黄梅
陈延超 《坛经》思想对发展新时代佛教公益慈善事业的启示
陈伟标 六祖惠能对宗教中国化路径选择的启示
释行渡 曹溪一滴水 恩泽大中华
宽 江 浅析惠能大师的中国化禅宗革命
陈红兵 惠能禅中国化观念及对近现代佛教中国化的影响
黄守愚 六祖之变与六祖谱系建构的意义
宽 祥 六祖与佛教中国化的特点——以坛经为例
董 群 论作为《般若经》的《坛经》
二、六祖惠能对中国佛教的贡献
明 影 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六祖坛经》中修行的智慧
韩焕忠 虚己以游人间世——憨山德清对《人间世》的佛学解读
王焰安 初探《六祖坛经》的序跋
钟 东 方法•核心•历史——丁福保居士《六祖坛经笺注》的禅学研究的启示
宁夏江 《四库全书总目》对子部“释家类”著目的纂修思想与态度
廖铭德 澹归对康熙《曹溪通志》的审校述评
仲红卫 六祖降龙故事的原型、流传及喻指
侯 冲 《坛经》“旧本”考
姚彬彬 《坛经》版本诸问题考略
法 缘 从敦煌系《坛经》写本看惠能南宗在唐至五代的传播
白 光 新见南华禅寺泰仓所刻《坛经》的学术价值——兼论“宗宝本”《坛经》的版本谱系
杜树坚 《坛经》“移来南海”之考究
吴孝斌 广西六祖遗迹及唐代《坛经》传播
崔玉卿 莲池袾宏对《坛经》的解读
赵 伟 李材与《刻坛经序》
江 晖 六祖慧能及其弟子的事迹载记考——试论《坛经》、《曹溪大师别传》和灯录的參伍为用
三、《坛经》研究
金建锋 曹溪憨祖受法弟子谭贞默与曹溪之因缘
张云江 清初曹溪南华寺大珠智休禅师生平述略
黄柯嘉 当代南华寺高僧又果老和尚行谊略述
黄皓琳 从南华寺題吟看苏轼情感变化及佛禅思想
杨玉飞 曹溪禅在日本的传播——以日本曹洞宗的发展史与研究史为中心
吴 平 “中华禅宗六祖遗存”申请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可行性报告
何子文 禅宗宗系寺庙治理兴衰的文化网编络浅议
李朗宁 《坛经》研究及其影响力探究——基于广东的分析
湛 空 《坛经》心性思想与马斯洛需要理论的对比研究
袁经文 论《坛经》“一行三昧”的经典语义
林孟蓉 新见珍稀破山雪柏法乘禅师〈十牛图颂〉考释
金易明 王维的禅宗信仰及《能禅师碑》管窥
苏云萍 常虹瑛曹溪禅对《法华经》思想的融贯——以明代憨山大师《法华经击节》为中心
王慧茹 憨山德清《老子道德经解》之诠释突破与定位
达 亮 岭南寺志文献价值述论
吴宗明 南华禅寺与台北指南宫信仰略探分析
四、惠能及其后人
黄公元 不到曹溪游,此生真受屈——试说晦山戒显与岭南曹溪禅
周祝英 中兴曹溪之祖——憨山德清
王进健 单一还是多样?——憨山德清禅净融合模式考辨
王淑理 憨山大师中兴曹溪因缘析论
陈永革 论民国禅宗的祖庭叙事及其多元取向:以虚云重修南华寺为中心
李福标 略论虚云和尚的南华办学实践
存 德 南华惟因的禅法思想及其特色
苗 仪 曹溪祖庭古代中兴考
林若熹 试论禅学对画学影响
郭明儀 敦煌、惠昕、契嵩三大系《六祖壇經》校訂方法探究
—兼論中國禪籍與佛典的整理及校正問題
吴嘉慧 拈来信手是机禅:论虚云和尚诗偈中的参禅要旨
谭 洁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颂赞辑录
黃惠菁 論蘇軾嶺海時期詩文與六祖惠能的交涉
五、惠能及其活动
余松祥 即心是佛 无心是道——南禅北传的制胜法宝
蘇慧萍 黃武智 《六祖壇經》「無住」思想研究
刘振仁 从《六祖坛经》论惠能大师的教育法
李明书 《六祖坛经‧机缘品》的教育理念
楊志遠、詹士模 《禪宗無門關》思想要旨淺析
戒 毓 慧能的“无念”思想
习细平 六祖慧能的直心观辨析——以中国早期禅宗心性工夫的嬗变为中心
谢 飞 楞伽传统:六祖禅之前思想史考察
黄雪晖 唐代惠能在韶州的弘法活动
馬楚堅 惠能大師南下粵西避難足蹟考
黄复彩 温床与摇篮——唐宋时期慧能禅系在江淮地区的活动及影响
刘思洁 民国报刊中的南华寺
李中然 《四库全书总目》对“以禅释儒”的观点析论
六、惠能及其影响
能 如 六祖惠能顿悟见性与禅的探讨
昌 莲 惠能神秀偈比对研究
黄崑威 也说“无相戒”——基于学术史的进一步思考
丁建华 空与心——佛教中国化视域下慧能与中观学的交涉
黄夏年 六祖惠能与“衣止不传”
宋永志 禅宗六祖惠能弟子考释—兼论南华寺在新时代推进佛教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
张宗曙 六祖禅与临济宗思想研究
伍先林 从神会顿悟禅对涅槃佛性与般若中观思想的会通看佛教的中国化
狄蕊红 裴休与《中华传心地禅门师资承袭图》撰写略论—兼述裴休与宗密二人之交往
释源妙 浅议北宋南华寺木雕罗汉造像及影响
裴光雄 范籣莺 越南薄辽市南海观音信仰与天后信仰的关系
丁豫龙 禅宗六祖惠能及其《坛经》在《西游记》中的投影
图片|禅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