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宗法档案》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 专家称具有世界文化价值
中新社郑州1月12日电 (记者 李贵刚)第五批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评选结果12日出炉,少林寺申报的《少林寺宗法档案》入选。现代新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杜维明、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楼宇烈等专家学者认为,《少林寺宗法档案》是反映中国佛教禅宗僧团制度、见证佛教本土化与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档案文献,具有世界文化价值。
资料图为天竺(古印度)僧的《□乾没哪塔扁囤和尚灵塔》拓片。
2000年始,中国国家档案局建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并组织申报评选工作。该名录的建立为中国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和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提供了资源储备。目前,中国已有13项档案文献入选世界记忆名录,14项档案文献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那么,何谓《少林寺宗法档案》?
《少林寺宗法档案》申报项目负责人杨红瑞介绍,《少林寺宗法档案》自元代起历时近700年,以“少林寺祖宗牌位图谱”为核心,以60通碑刻及116座塔之塔铭为主体,形成了“七十字辈”为代表的、完整齐备的宗法谱系,是少林寺的独特历史文献,是中国禅宗文化的重要资料库,是佛教中国化及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
其中,“少林寺祖宗牌位图谱”原件现由少林寺方丈释永信亲自保管。存放于户外场所的碑刻、塔铭维修从未间断,并进行了数字化保护。
资料图为日本人邵元撰写的《息庵禅师道行之碑》拓片。
“至今,少林寺雪庭福裕祖师所立‘七十字辈’宗法谱系依旧在海内外传延不息。”释永信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依照“七十字辈”确定的僧团身份,具有组织上的包容性,为少林寺的国际传播提供了重要依托。譬如,《少林寺宗法档案》中天竺(古印度)僧的《□乾没哪塔扁囤和尚灵塔》以及日本人邵元撰写的《息庵禅师道行之碑》等,记录了少林寺持续进行的中外文化交流活动。
谈及《少林寺宗法档案》文化价值,楼宇烈及著名佛教史学者杨曾文等专家一致认为,《少林寺宗法档案》是极少见、系统、完整地反映佛教本土化与中外文化交流的珍贵档案文献,具有突出的地区和世界文化价值。
资料图为少林寺祖宗牌位图谱。
“《少林寺宗法档案》是全人类文明和生存环境共同的财产,是中国独特的文明成果,体现着中国为人类文明作出的贡献。”杜维明认为,它一方面凝聚了尊崇礼制、重视传承等儒家核心精神,进一步弘扬了中华民族核心价值;另一方面,作为中外文化交流进程的重要缩影,有助于增进文化的多元性,促进文明间的对话与和谐。
不过,由于年代久远,叠加风化、蛀蚀等外部威胁,《少林寺宗法档案》正处于不可逆的渐毁过程。《少林寺宗法档案》此次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将会获得更加系统完善的保护。
“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释永信介绍,近年来,少林寺一直致力于少林文化的发掘和弘扬,曾多次举办“少林寺与禅宗祖庭”研讨会、“档案与少林文化大数据”、“少林学”学术研讨会等活动。把档案文献保护和利用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少林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