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鹰:写在《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甲部》出版前夕
大陆
2018-09-29 19:25:24

- 张新鹰,1952年3月生于北京。
-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系专修科毕业,中国社会科学院管理干部研究生班结业。
- 1978年4月正式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 历任图书资料室副主任、主任,科研处处长,所长助理兼科研处处长,党委副书记、副所长;
- 2008年11月调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中心主任。编审。曾任中国宗教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全国台湾研究会理事。
- 现为中国宗教学会顾问。







- 印度典籍部,收入印度佛教典籍汉译本,包括经律论、贤圣集传。南
- 典籍部,收入南传佛教典籍汉译本,包括律经论三藏及三藏以外的其它南传佛教传统典籍。
- 藏传典籍部,收入藏传佛教典籍汉译本。包括甘珠尔、丹珠尔及历代传承的松贲文集。
- 汉传注疏部,收入关于印度佛教、南传佛教、藏传佛教典籍的注疏及复疏。
- 汉传撰著部,收入论述教义的佛教典籍及对这些典籍的注疏与复疏,以及佛教的论文总集、纂辑、僧人个人文集、类书等佛教文献。
- 史传地志部,收入各种佛教史传及佛教历史地理学著作。包括总史类、别史类、史料集、寺志、山志、僧人行脚纪、各种地方史志中的佛教资料等。
- 忏仪部,收入各种佛教忏仪。
- 疑伪经部,收入各种疑经与伪经。
- 论衡部,收入中国儒释道三家论议佛教的典籍、言论。这是《中华大藏经(汉文部分)·续编》中极有特色的一个部类,拟从《四库全书》、《四库存目丛书》、《四库禁毁丛书》、《续修四库全书》、《四库未收丛书》、《道藏》及各代总集、别集和各种历史文献中选取儒道两家对佛教的评论和佛教与之论辩的篇什,全面反映历史上佛教与儒道两家的关系及其思想交融。
- 外教部,收入历史上与佛教曾有交涉的国外其它宗教如印度教、耆那教、摩尼教、景教等的相关典籍汉译本。
- 目录音义部,收入佛教目录、音义等各种工具书。






1.印度典籍部(《出版目录》第1—199种)2.南传典籍部(第200—205种)3.藏传典籍部(第206—208种)4.汉传注疏部(第209—921种)5.汉传撰著部(第922—1888种)6.礼忏部(第1889—1963种)7.史传地志部(第1964—2154种)8.疑似部(第2155—2225种)9.音义目录部(第2226—2265种)10.外教部(第2266—2272种)其中“疑似部”是接受了宗性法师对原拟“疑伪部”名称的意见而改定的。




评论内容: